“嗯。当然要回去,每一年的牡丹盛开,我都不想与你错过。”
温情了一会之后,周易才拿着大包小包在夏雪依依不舍的目光下离开了渝大,踏上了飞向上京的飞机。
至于几个室友,周易已经在404寝室小群里面通知了。
飞机上,周易也没听,一直在审稿,时间浪费一点,生命就少一点。
直到下飞机,周易算上早上的一篇论文,才审稿完3篇。
其中两篇没啥大问题,一篇需要大改。
回到水木大学之后,周易也得知了自己的新办公室,在之前读研办公室旁边,405教室。
就在肖婉怡隔壁,与以前的一些数学竞赛对手、数学建模竞赛对手所在的办公室也并不远。
来到自己的办公室,周易摸了摸头,做了一个最近两个月的小规划。
有计划地进行科研、学习,才能达到最大的效率。
上午脑子最清醒的时间研究哥德巴赫猜想,下午审稿,晚上研究希尔伯特第十八问的应用方向。
完美。
而且在大夏国内没有时差,吃饭的时候还能给夏雪打个视频电话。
审稿的时候,还能做一些其他的琐事,就是不知道水木大学会不会给周易安排一个教职的任务,如果安排,可能计划就得更改。
这会快晚上十点了,周易准备明天问问,最好别担任教职的工作,太浪费时间了。
做完规划之后,周易才回去睡觉。
翌日,周易依旧6点多就到了自己的办公室,让周易没想到的是,肖婉怡竟然也这么早来,怪不得才20岁,黑眼圈就那么重。
“巧,师弟。”
肖婉怡嘴角带笑,打着招呼道。
昨晚周易回来,她是十分清楚的。
“巧,师姐,我先忙了。”
周易打着哈欠打开自己的大门,然后打开点灯与电脑,就开始研究哥德巴赫猜想起来。
基于自己的解析法,周易又看了看之前他们研究的方法,最为出名的就是圆法与筛法,两个方法。
圆法是当初在1920年前后,瑛国数学家Hardy和
Littlewood
发表了系列文章来研究猜想Ⅰ,所用的工具是他们与印度数学家Ramanujan共同创造的圆法。
通过围道积分,猜想Ⅰ中奇数表为素数之和的表示个数可写成关于某个Fourier
级数的积分,而积分路径是半径接近于1的圆周,这就是圆法名称的由来。
他们将离散的数论问题转化为连续的数学问题,使得一些深刻的数学工具得以应用,这无疑为进一步的发展开辟了一条正确的道路,而圆法也已成为数论中最基本的方法之一。
至于筛法,则能追溯到两千多年之前古希腊的Eratosthenes筛法,历史十分的悠久。
就算是今天在作素数表时还会用到这种方法,筛法是一种初等的组合方法。要将它应用于猜想Ⅱ并得出有意义的结果,则还需作进一步的改造。
另一方面,由于筛法的一些局限性,不可能一步达到猜想II,而是采取逐步逼近的方式。
1920年,挪威数学家Brun对筛法作了重大的改进,由此证明了充分大的偶数可以表为两个正整数之和,其中每个正整数的素因子个数均不超过9,这个结果通常称为(9+9)。
Brun为用筛法研究猜想Ⅱ开辟了一条新的途径,随着筛法技术的发展,上述的素因子个数会不断地减少。
陈景润先生的工作就是将(9+9)变成了(1+2)。
到了目前为止,周易的解析法横空出世,让不少人看到了解决哥德巴赫猜想的机会。
特别是13年哈洛德·贺欧夫各特证明了哥德巴赫弱猜想,更是让人激动不已。
对于无数研究哥德巴赫猜想的人们来说,周氏解析法的问世,已然是让这个数论之中的明珠快要让人给摘了下来。
只是看谁先后的问题。
当初的庞加莱猜想,在丘成桐证明卡拉比丘流形之后,就意味着不出三十年就会被解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