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的祖上做过南宋丞相,他的志向和目标,同样是如今出现的总理国务大臣。
厚积薄发,赵贞吉相信杨廷和的判断:新法初期朝廷缺乏深刻理解新法和新学的阶段已经过去了,一飞冲天的机会越来越少。如今朝堂上的格局,也带来了新的年资秩序。嘉靖八年的那一批,和唐顺之他们相隔太近了……
所以隔了两界,嘉靖十四年,会是最适合赵贞吉进入皇帝视野的一年。
他要以更强的姿态进入皇帝的视野!
此时,早已进入皇帝视野的海瑞在京城已经不知被抛过来多少橄榄枝,但他谨听着皇帝的教诲,安心学习。
他感受得到皇帝对他的期待,君父恩重如此,海瑞很担心自己有负圣望。
天资有限,就要努力,更要守心。
在广西梧州,广西总兵官的家里,戚景通匆匆回家,身上还穿着甲。
“父亲!”与原先不同,戚继光已经九岁了。
“你祖母安好?”
“回父亲的话,祖母身子很好,就是常常惦记老家。”
戚景通点了点头。
从张孚敬到山东开始,戚景通就有了不一样的官途。
他自知天资并不算好,故虽然命途更改,有了一子之后仍旧命名为继光。
昔年,戚家是因祖上戚祥得太祖之恩,才有世袭登州卫指挥佥事的光荣。皇帝昔年南巡时特地问起过戚景通,这件事张孚敬对他说过。
而后来调任广西总兵官,成了一方重将,此前去京城参加那军改会议时,皇帝私下里还问了问他儿子的近况。
广西事务繁多,交趾献回了三府之地,藤峡盗乱的隐患仍在,戚景通一直忙得不可开交。对于皇帝的关心,他也只认为那是皇帝对他释放的客套善意罢了。
但是对于儿子的培养,他确实不曾松懈。
结果现在,京里传来的御信让他不得不亲自赶回来。
“你准备准备,随督台入京。”
戚继光有些懵懂:“入京?为什么?”
戚景通心里激动,但仍旧表现得严厉:“此乃陛下旨意!入京之后,到新建侯身边照料,入锦衣卫学读书!”
“……新建侯?”
“陛下殊恩,你万万要用心!”
戚景通不明白是为什么,但是名为照料年迈的王守仁,但跟在身边言传身教,这又如何不是王守仁在兵法和学问上关门弟子的意思?上一个这样的人物,是唐顺之!
隐隐有一种担心戚景通不够能耐把儿子教好的感觉。
皇帝居然为了此事专门通过御信降下旨意来,戚景通立马从交趾边境的三府赶了回来。
一是要送送广西总督去京城参加大国策会议,二就是为了这件事。
还只有九岁的戚继光自然是更不理解,但他只能开始先收拾行囊。
而紫禁城里,朱厚熜正在讲课,面前除了太子朱载墌和越王朱载垺,还有睿王朱载堚,肃王的庶幼孙朱弼楝,灵璧侯的孙子汤世隆,更多了一个太子伴读张居正。
他看着这些年少的面孔,心思却分了一些在十年后。
那时候,他们就都成人了,朝堂也会不一样了。
在朱厚熜专注内政和技术进步,继续打牢基础的这段时间里,对外更多的是外交、经济和文化手段。
那时候的大明会很不一样,但一定也有新的问题。
比如说……围绕皇子们的朝争,新制确定后的僵化和贪腐……
“今日讲必然与偶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