换言之,
戒律堂执法弟子在对付同门其他弟子时,比对付妖邪和其他修者要更具优势。
所以凡是符箓派宗门,执法一脉大多持此“考召箓”。
而一阶“太上正一考召箓”若是能够进阶成为二阶“太上三五正一盟威考召箓”,
除了原本的加持和威能增强外,还会在此之上会增加“封正”之能——
一言可引动天地之力,假代天地行使封正之权,令天下山精鬼怪褪去妖邪身份,成就清白之身。
徐清在授箓前曾询问过金虎君,
问他们这一脉该择哪一种经箓才好。
金虎君的回答是徐清自行选择便是,哪一个都行。因为清虚道人这一脉走的万法道本就包含一切法,初授的太上三五都功经箓并不需要固定某一种经箓。
到经箓三阶时,通过特定仪式和秘法,将会授予万法道一脉弟子此脉特有的经箓。
徐清事先并不知道自己能够召请下全部三十六品经符,所以属意的是,位列第二十一品的“太上正一四部禁炁箓”。
此箓能以五方炁禁裸虫、鳞虫、羽虫、毛虫、甲虫。
端的是妙用无方。
他有六丁六甲神坐镇肉身神魂,外邪不侵,内邪不扰,又能召唤驱之以对敌,所以更青睐辅助类的经箓。
将军箓、斩邪箓这些在攻击方面具备相应加持和威能的,反而不入他眼。
然而如今既然得召请全部三十六品经箓下来,
那他有着更好的选择——
位列第六品的,太上正一元命混沌赤箓!
徐清将目光投向那一团朦胧的白色气雾。
相比其他经箓显化的浩大意相,此箓显化之意相十分古拙苍莽。
然而看似平平无奇,实则内中自有无穷造化衍生,天经地纬,枢机阴阳,无所不包。
夫“元命”者,元炁也。有身之命,非炁不生。以道固其元,以术固其命,即身形神炁永存矣。
“混沌”者,天地未辟,二仪未分,茫茫渺渺之状态。
而“赤箓”者,赤文也。
传闻中,有真文乎始青之天,而色无定方,文势曲折,不可寻详。元始炼之于洞阳之馆,故称“赤书”,共六百六十八真文字符。
混沌赤箓合于一处,便是混沌赤书。
此箓的加持和威能倒是单一,便是可助箓生于炼气境凝练元炁,使得箓生的元炁浑厚度和恢复度远同境修者。
对于徐清来说,这种加持和威能正正好。
若是他的六丁六甲入此经箓作为箓兵坐镇,
神灵法相和经箓合二为一,两相叠加,想来辅助箓生凝练元炁的效果必定会更加突出。
这一点对于徐清的吸引力远大于“太上正一四部禁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