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丝克的脸色极为难看,在新能源汽车领域,他输得一败涂地;在航天产业上,又被秒成了渣;若是AirBus得以大范围普及,他们这群汽车商又得过冬了。
注定要在山海集团的规则下才能生存!
“我们预计在4月1日交付首批AirBus给迪迪打车,总共为400辆,用来满足大华区中短程旅客的出行需求。”
“它的车身长度是10。49米,车身宽度为2。7米,车身高度为3。68米,算上驾驶员在内,一共可容纳43名乘客。”
“AirBus采用氢燃料电池技术,搭配一套大功率电磁波接收器和转换器,代表着它可以零排放、零污染、跨洲际地在天空上行驶,最高时速可达900公里/小时。
以每小时600公里的时速飞行,它的耗电量仅为1600千瓦时,而夸父能源公司向大米汽车用户提供的电价标准为:0。3华币/千瓦时……”
雷骏继续说道,在谈到能耗时,故意提高了嗓音。
AirBus并非纯电驱动的飞行器,大部分的动力源来自共振变压器创造的悬浮磁场,因而耗费的电量甚至不及高铁的一半。
台下的记者纷纷开始计算。
换而言之,在不考虑购置成本、驾驶员、空乘人员和养护维修的情况下,600公里的飞行成本仅仅只需480元华币,平摊到每一位乘客头上,不过才十块钱。
若是与公交车的资费相比,肯定毫无优势!
但若是把类比对象换成私人飞机,大米AirBus简直能绝杀市面上99。9%的竞品!
比如湾流G700,最多可容纳19名乘客,起售价为7800万美刀,足以换购16辆AirCar。
如果大米AirBus的定价能维持在1000万美刀以内,那么对全球的飞机制造公司来说,都将是一个残酷的打击。
富豪们尽管有钱,但也不会主动去当冤大头,放着千万级别的AirBus不选,非要买私人飞机?
除非脑子坏了!
但民用生产订单对于飞机制造厂而言,有着至关重要的存在意义,一家产生不了正向利润的企业,大概率会走向倒闭。
像DassaultAviation、aAircraft和Gulfstream,一旦失去订单,距离关门大吉也就不远了。
AirBus的普及,也会进而冲击民用大飞机的市场,影响啵音、空客的销售业绩。
说的严重一点,漂亮国的F-35、F-22和F-15的生产都会受到波及。
订单锐减,会导致啵音公司收缩产能,减少生产线,裁撤技术员和工程师。
若是不这么做,臃肿的啵音就得靠上面的补贴资金一直养着,否则,但凡出现任何意外,想要在短时间里重组供应链和生产线,都需要一个漫长的磨合过程。
马丝克是个聪明人,他很快就想通了关节,但欧莓洲的富人圈层会拒绝大米AirBus?
他想了想,然后苦笑地自言自语道:“连我都想买一辆,其他人又怎会抗拒AirBus的**呢?”
答案不言而喻!
售价低、养护费用低、出行成本低!
40多个载客量,兼顾到了灵活性和机动性,刚好符合大多数企业家的商务出行需求。
至于这冲击力有多强,还得看大米AirBus的最终售价!
雷骏从容淡定地环顾一周后,不由地露齿一笑,跳过价格的揭晓流程,继而转向对AirBus的硬件成本解读,并从技术层面,分析了飞行巴士的技术原理、反重力悬浮系统和动力模块,以及使用到的合金、碳纤维材料和柔性软屏。
“……AirBus采用高度智能化的控制系统,包括自动驾驶、预测性维护等功能,可以让车主在行驶过程中享受到更加安全和便捷的服务……”
“事实上,假如使用者信任大米汽车的可靠性,也可以全权授予莫斯智能掌握驾驶权,为您提供全自动驾驶体验……”
雷骏笑盈盈地解释道。
随后。
他躬身致意,结束了产品展示和技术解读流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