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6章互联网的二次扩张
“地震导致的降温设备失灵后,该区域温度立刻出现明显上升。”
“并且上升度呈逐渐加快趋势,中间几乎没有停顿。”
“事故后第1分钟,整个居民区所有人都开始现环境出现变化。”
“但没有人意识到情况的严重性。他们依然按照惯性,继续做着之前的事情。”
“第3分钟,维修组赶到事故生地,开始维修。”
“第7分钟,维修组现他们无法解决故障,开始向上汇报。这个时候,居民区已经有人出现中暑迹象,恐慌在部分人群中扩散。”
“第12分钟,同样在地震中有所损坏的电机,出现过载迹象。并失火引爆炸,整个居民区开始大范围停电。”
“第13分钟,居民区管理处意识到情况危险,开始尝试启动备用电机。但启动失败。”
“第15分钟,有人冲击居民管理处。并在现管理处管理人员,已经穿戴好隔温服准备离开后,与他们生激烈冲突。”
“第16分钟,混乱中有人误触紧急隔离按钮。拥有独立内置蓄电池系统的应急装置,开始关闭通往其它地下区域的通道隔离门。”
“整个居民区由此暂时成为一个独立封闭的区域。”
“第2o分钟,温度抵达危险区间,开始有人出现生命濒危迹象。”
“第25分钟,居民区大部分人失去正常行动能力。”
“第3o分钟,居民区温度开始与地表气温接近,未再检测到有明显生命活动迹象。”
救援队通过一些残留的监控和通讯记录,还原了事故的详细经过。
并将其整理成一份报告,上交给江河市官方高层。
然后富豪群里的某个大型避难所负责人,反手又将这份报告,转到了群内。
引起了许多人的重视。
居民区本身不重要,但是它的遭遇太过典型。很容易复制并在其他避难所里上演。
这让每一个看到的人都心生凛然。
开始考虑要不要针对性的增加一些预防措施。
“地底的地理优势已经不太明显了。”
“看起来。”
“目前维持地下避难所正常运行的关键,已经全部集中到降温设备上。”
苏武看的也有些警醒。
这种状态的确太过危险了。
一旦相关的机械设备出现故障,就没有任何缓冲的余地。
当场就会酝酿出灭绝一整个避难所的惨案。
“我这边,也得想办法再增加一套备用的降温系统了。”
“不能把希望全寄托在中央空调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