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犹豫了一下,还是没有把自己粗劣的作业夹在书里,而是附上了一方自己省吃俭用攒下来的墨条,算作束脩。
品相并不好,也许那位先生有的是更好的墨。但对他来说已经是全部了。
他觉得自己的字还不足以拿给谢先生看,会让他觉得自己如榆木一般不可教。
书与墨条都被收走了。
少年心下一安,越发觉得先生是天底下最好的人。
少年心里暗暗发誓,要练出一手好字,学出点名堂,才好意思去向先生道谢。
于是他起的比谁都早,用树枝在沙地上练习,写的不满意再抹去,觉得自己的手不够稳,便在腕上悬了沙袋,借着庙中佛前长明的灯火,从四更天练到鸡鸣。
就连在广陵码头帮工的时候,他心里也在勾勒着当天所学的内容,在口中反复默诵,让那些学到的东西都印在脑海中。
他天资本就聪颖到可怕,读书更是过目不忘。只要认了字,他的进步简直是一日千里,不过一个月,他就比那些自小作文的人,文章写的更好。
到底还是十五六岁的少年人,始终有些心气儿,谢先生的好意,让他终于鼓起了一点勇气。
他苦苦磨练了一个多月,以谢衍上次布置的“君子之道”为题作了一篇文,然后换了一件干干净净的黑色粗麻衣服,打理干净自己,忐忑不安地想要去找谢先生,想要当面道谢,却不料看到他的秘密。
那老道士,为什么能够骑着青牛飞?
什么“道祖”,什么“天问先生”?
谢先生到底……
战场求生的本能告诉他,要逃。于是他逃了。直到跑到巷子里,少年才倚着墙才大口喘气,心脏砰砰直跳。
“他绝不是一名普通的私塾先生。”
“他到底是谁?”
可他猝然一抬眼,却见白衣的先生执着一把油纸伞,早已站在夜幕中的巷子尽头。
他出现的无声无息,衣袖翻飞,儒雅风流,面容如往日君子如玉,可是黑夜却在他的背后扩张,仿佛另一个幽邃神秘的世界。
谢先生不紧不慢地向他走来,仿佛闲庭信步。
他是什么时候出现的?
啊,对啊,他不知是仙是魔,自然有着神异手段。
少年仰起头,眨了眨眼睛,后知后觉地感觉到,下雨了。
雷鸣一闪,雨声渐渐大起来,而谢先生由远及近,白衣在雨丝中飞扬,却不染尘埃,不沾风露。
“你是仙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