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不要慌!务必坚守阵地!只要我们众志成城,肯定能挡住。”侯虢觉得,是时候该他出场了。一开口就是雷到众人。妈的,要不你看看那些火木车到底有多巨大?火木车的体积远超众人想象,甚至比寻常的攻城器械还要夸张。高七丈,宽八丈的庞然大物,让人看到之后就胆战心惊。蒙恬将瓜皮随手丢到地上,他远眺战场,对自己的杰作很满意。由于生产水平差距,秦国的火木车是西域那几辆的五倍之大。从正面、两翼,三面俯冲而来的火木车,一共有九辆。魏武卒们顿时慌作一团,他们想退,却因为阵型的问题,导致他们无路可躲。前面说过,玄襄之阵有个缺点,为了执行更迅速的变阵,士卒彼此之间距离较近,一旦乱了,后果不堪设想!无论侯虢如何叫唤,都无法阻挡溃败的现实。只要有一个人害怕,负面情绪是很容易传染的。侯虢咬牙切齿的骂道:“真是一群鼠辈!敌方不过是虚张声势罢了。”接下来,在他的视线里出现了火木车的形状,瞬间目瞪口呆。他,好像能理解战场上的士卒为何会如此惧怕了。人在火木车的面前,渺小犹如蝼蚁。“张良,你快想想办法呀!”“你让我想什么办法?”张良憋红了脸,他指着战场上势不可挡的火木车,愤怒质问,“这么庞大的械具,你们的斥候呢?难道他们就没有发现吗?”候虢无言反驳。在他看来,魏军的情报工作做得简直烂到爆炸。先是不了解秦军本次作战的主帅是谁,再到现在,秦军准备了九辆这么巨大的木车居然一点都没察觉?都说知己知彼,百战百胜,啥都不知道,如何能赢?其实真不能怪魏军的斥候,他们得不到情报,反过来想就是秦军的保密工作做得实在太好。这些木车一天前只是一块块木头,秦军使用拖延战术,就是在争分夺秒的组装木车。抛开幕后指挥是张良的事实不谈,难道身为主帅的侯虢就没有错吗?他最大的错误就是不能完全信任张良,真正犹犹豫豫的人,是他!如果换作是蒙武指挥,他绝对不会放任敌军拉扯,敌退我进,既然你不想与我拼刺刀,那我就主动找你干架!侯虢在开战之前,就已经低人一等,觉得秦军哪怕不用骑兵战术,旧式步车协同依旧强大非凡。因为害怕,所以谨慎。玄襄之阵本来应该是进攻阵法,候虢却不听张良的意见,执意不主动进攻,时刻防卫着秦军骑兵,生怕来个突袭,导致错过了最佳进攻时机。当秦军骑兵连出现的时候,张良已经来不及将阵型分裂成数个圆阵,让队形四散开来。再有才华,遇到垃圾领导,也是白搭。画面转到战场——拉动着火木车的骑兵队,一个个斩断了马后的麻绳,有序的朝两边散开。如果单靠骑兵是很难拉动这么巨大的械具的,在火木车的后方,还有一大群秦卒奋力的推动着。一辆辆庞大的火木车冲进人群中,将魏军前排的盾兵碾压身亡。蒙恬见到此情此景,不由得皱了眉:“不是让士卒们,将火木车推到人群中就可以撤退了吗?”“为何还不撒手?”蒙武笑了笑:“也许是他们杀红眼了吧。”“上一战的失利,让大家心中都怀着怨气。”“这一战,势必要全军出击,碾碎他们!”蒙恬却不认可这种做法:“阿翁,你难道不知道,此举是非常凶险的行为吗?”“每一辆火木车上面都摆置着圆滚滚的巨石,就是依靠两车相撞,让巨石滚落。”“如果士卒们再不走,那就真的走不了了!”蒙武点点头,安排裨将立即下达命令,一支鸣镝冲天而起。推动着火木车的秦卒们见状,只能遗憾的松手,从尸堆里抄起魏武卒的武器收割人头。侯虢见败局已定,连忙抓起张良跑路。魏军的二十万人怕是要全部交代在这里。黄昏已至,秦军正在打扫战场。将尸体上的装备全部卸下来,集中回收。至于残尸如何处置?直接一把火烧了完事。秦军顺利攻占了汲城,在后续一周内,又轻而易举的攻下垣、蒲阳、衍氏。至此,秦军势如破竹的渐渐逼近魏都大梁。汲城大败的消息,被侯虢刻意封锁,因为他要跑路,万一被魏王知晓,自己坑了二十万将士的性命,绝对会追究自己责任。魏王增又一次当了个大冤种,直至秦军已经攻打到大梁百里之外的城邑时,才后知后觉。“什么?输了?”“何时输的?”汇报的魏臣颤颤巍巍的回复道:“大致在二月前。”“???”魏王增整个人都傻了,尼玛,魏国很大吗?军情居然延误了如此之久?“到底是怎么回事?”他愤怒至极,知不知道军情延误的后果?不能及时得知战争动态,这就意味着,朝廷没有增派援军。可想而知,后续的城池将士,他们该有多么绝望?“援军明日到达”“压根没有援军”本来可以避免丢失的城池,却因为军情延误,直接拱手相送给了秦国。汇报的魏臣低下头回复:“大王,我军战败的消息,其实还是秦国公布后,我才得知的。”“???”“孤不是增派十万大军,供侯将军随意调用吗?”魏王增想不明白,明明首战大捷,在第二场战争中,居然会输得这么彻底?到底是谁的问题?第一局超神,第二局超鬼?侯虢你小子故意演我?魏王增脸色一白,秦军现在才公布战况,说明他们已经将魏国南境全部拿下了。但是,最大的问题不应该是,魏军的情报系统存在巨大缺陷吗?“侯虢人呢?”“呃,回大王,侯将军,不知所踪。”砰——魏王增怒气冲冲的捶了王座,没想到这么不经造,居然塌了?这场面着实有些尴尬。任何结局都是有征兆的。莫非,大魏要亡?:()本想辅佐始皇,被迫成为匈奴单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