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点看小说网

八点看小说网>唐人街捡漏开局万倍利润 > 第80章 珠帘(第2页)

第80章 珠帘(第2页)

刘鑫帮忙解读:“冕就是冠、帽子的意思,珠玉串在一起就是旒,好像也叫玉藻。”他还是有点墨水的,刚才没有反应过来而已。

实际上,冕檐上垂的若干珠串,叫“旒”,是用彩线将珠玉串到一起的,与冕冠合起来,名曰冕旒,冕旒的材质不同,和数量多少,是区分尊卑贵贱的标准。

据说,冕旒刚出现的时候,不仅天子,诸侯王也能带,根据尊卑,旒的数量有九、七、五之分,戴错了会受到严厉的惩罚。

一般来说,帝王冕前有十二根玉藻,后有十二根玉藻,一共二十四根,最初是由朱、苍、白、玄、黄各色玉珠进行编穿的,每个珠子之间相距一寸,后来也有用白玉的。

而太子用11旒11珠,亲王及诸侯则只能用9旒9珠,卿大夫旒珠则会比诸侯更少。

因此,可以通过旒珠数量来确定他们的官职,正所谓“以帽取人”。

后来皇权越来越集中,冕旒也成了帝王的专属,于是冕旒也代称帝王。

林渊告诉大家,秦汉时期,皇帝的朝服是典型的黑色红色搭配,后来朝服逐渐变化,到了宋朝,皇帝便几乎不再戴冕旒了。

“宋代之后,朝冠外形精简了一些,但朝冠的材质却全是纯金打造的了,上面的龙与雕花更加精致。”

准确来说,唐朝就开始取消了。

在唐太宗时期,为了彰显亲民,他下令取消了冕旒上的珠帘。

本作品由六九書吧整理上传~~

在古代,头冠是很重要的,能体现一个人的阶级地位。以冠束的,非富即贵,普通的农民就没谁戴冠了,大多用的头巾布条之类的束。

这种“礼制”,是从周朝的时候就定下来的,后面的朝代一直沿用。

少数民族建立政权的皇帝不戴冕旒,他们戴的帽子也不同于汉人皇帝的制式。到了清朝,冕旒制式的礼冠彻底退出历史舞台。

乔宇凡疑问道:“这玩意除了装饰外,还有什么用处?在眼前晃来晃去的,皇帝不晕的吗?”

那些催眠的,就是拿个东西在你面前晃一会。

其实,古人头上的珠宝都是拿来做头饰用的,冕旒自然也有装饰冠的作用,不过它的作用不仅如此,还有更深刻的意义。

古代有“目不旒视,充耳不闻”之说。置旒的目的是“蔽明”,意思是:“王者视事观物,不可察察为明”。

除此,冕旒的珠帘能隔出一个安全的“心理距离”,可以遮挡表情,令皇帝心思不容易被揣摩,从而塑造高深莫测的神秘威严形象,以暗示臣下“不可直面圣颜”,同时用距离感让臣子产生惶恐与敬意。

冕旒置于面前,也是在时刻提醒皇帝,坐在高位要懂得把控心思与情绪,做到随时自省。一旦皇帝控制不住脾气,冕旒就会剧烈晃动,有伤大雅。

正因为冕旒前后的玉珠很容易晃动并出声响,无论说话时的动作还是走路甚至坐姿都要端庄稳重,若动作幅度太大走路太急,就会被打脸;如果坐姿不端正,头歪身斜则冕旒就会滑落。

所以,冕旒也是个规范皇帝仪态的工具。

这恐怕很多人都想不到吧?

林渊也不太清楚,直言道:“那就不清楚了,不过,这珠子的品质不错,值些钱。”

听到这话,霍青桐想要将东西还给刘鑫。

刘鑫立即摆手:“瞧不起我是不?送出去的东西,哪有收回来的?别闹。”

(本章完)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