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点看小说网

八点看小说网>家父汉武帝晋江 > 第36章 太子打开作弊器(第1页)

第36章 太子打开作弊器(第1页)

“刘哥哥,这些老爷爷在吵什么呢?”刘据蹲下,解释道,“他们在争一个字。”“唔~”霍三妹用手指抵住额头,“这些老爷爷真没意思,一个字有什么好争的?”太子据意味深长道,“一个字,才有得争呢。”始皇帝下令,非博士官所职,非医术农书,其余私藏百家语皆焚之。嬴政焚书,并非全烧了,宫中仍有副本,其是不允许民间藏书,等到项羽再来一把大火,把留存的副本也都烧光了。五经全部散佚。汉武帝重儒,既然原本五经都被烧没了,他们读的是什么经书?是口口相传的经书。那些看过原本经书的秦时博士官们,靠着记忆再复述出来,被人记录下来,再做比对,西汉时的五经,是被人口译记录下来的。既然是口传,那就不可避免的存在两个问题,第一,看过原本的博士官,是不是一字不差的背下来了。第二,看过原本的博士官,都多大岁数了?年老记忆力衰退,又口齿不清,带着鲁国方言或是晋国方言,记录的人能听清楚多少?用记忆复述五经,会出现大量错误,记录人听着老博士的方言记录,会出现大量错误,二者结合,汉时口述的今文经,实则与古文经天差地别!这便引发了眼前的一幕,每个人都能往今文经里夹带私货,如果说五经是全国选官唯一教材,这些五经博士,可以往教材里面加字减字,甚至只有他能解释这个字,那么,这还是简单的一字之争吗?这是最终解释权之争啊!当日孔安国退出世家联盟,就是因为此,既然纸张推动不可阻挡,临大规模用纸张记录五经前,刘彻必然会重新校订五经,到了这时候,谁说了算?谁比孔家一脉传下来的后人,更有话语权?当然,其余五经博士也不会任由利益从指缝中溜走,他们就是仗着没有五经原本,肆无忌惮的开始添字减字,在此刻,纸张所引发的战争,已经转向了另一处。既然我阻挡不了五经大范围普及,那么,我重新定义五经,是不是仍能获利?书籍形式变化是大势所趋,历史车轮滚滚向前,谁也阻拦不了,那我能不能从书籍内容入手,成为车轮的一部分?“殿下?”察觉到殿下有些失神,小钩弋上前关切问道,“殿下,要不您先去忙吧。”刘据回过神来,正对上小钩弋关切的黑亮眸子,“对不住,我下次再带你们去玩。”“嗯~”“哥哥,你下次不许再忘了哦~”“放心,下次我一定补偿你们。”道别二女,太子据让张贺去博闻馆把董仲舒叫回来,带着张安世匆匆赶回东宫。建章宫“微臣参见陛下!”谏大夫孔安国着朝服,恭敬行礼。谏大夫这官职也有意思,平日负责言谏,其上进空间基本被堵死,历朝历代对于孔子后人的安排,也都基本如此。用着你,但又不会重用你。说白了,就是要借你的身份做事。“圣人所言,朕常读常新啊。”刘彻看向孔安国,“昨夜朕看论语,彻夜未眠,思汝祖先,恨不能相谈,今天便急着把你叫来,稍解心头苦闷。”孔安国施礼至地,“陛下为仁德之主。”“仁德?”刘彻自嘲一笑,“朕杀了这么多官员,还算是仁德吗?恐怕现在天下到处都是骂朕的。”孔安国正色道,“陛下此言差矣。”“哦?”“礼与兵,为一国重器,礼以化人,兵以威人。若陛下以私心,动兵戈,那便是暴。然,陛下所行皆是为国为民,那便是仁。陛下当为仁德之君。”刘彻闻言一愣,随后大笑道,“听你说的,朕心里倒是宽慰许多!”“微臣所言皆发自肺腑。”刘彻面带微笑,“朕恨自己身边有此大才却今日才发现,像你这般大才,光是作谏大夫怎么够?朕要你做奉常!”奉常为九卿之一,主一国礼法,是为天子亲臣。谏大夫孔安国是大汉的人。奉常孔安国是刘彻的人。对经书的解释权,就连皇帝都要下场去争!无他,其所带来的利益,大到难以想象!握住了经书解释权,这才算是真正的把选官权握在手里!汉儒、宋儒完全是不同的内容。王安石变法,有一举措,便是编定《三经新义》,作为科举的官方教材,时人称作荆公新学。大事所行,在于官吏,而若是想控制官吏,便需要编辑考试教材。刘彻目光灼灼的看向孔安国,他就是朕重新编修五经的关键!这一局,朕赢定了!神武宫“殿下,您找我。”董仲舒被张贺带回,太子据开门见山,“先生,现在诸家解经,乱作一团,谁若成了最后的解经人,谁就是最大赢家!”“殿下,正是如此。”董仲舒本就是大儒,他在博闻馆,正为殿下做这件事!“我们手中还有窦丰,他也是天下闻名的大儒,我与窦丰一起,五经最少能拍定两经!”也就是说,董仲舒和窦丰两人合力,在这头烧得垂涎欲滴的烤乳猪前,连一半都抢不下!见太子不语,董仲舒解释道,“殿下!这是最多了!天下各方都紧盯着此处!陛下也不会放手的!”太子据看向董仲舒,眼眸黑亮,“先生,若我说,能找到全部古经呢?”董仲舒错愕,大惊失措,失声问道,“您是说,所有散佚的古文经?!不是口述的,而是原典?!”:()家父汉武帝!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