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6章
姜昭若有所思地点点头,目光看向刘茹空空的座位:
“怪不得有时候看她挺高傲的,原来有这样的资本。”
苏瑶撇撇嘴:
“可能人家觉得这些基础课程对她来说太简单了吧,毕竟是数学天才。
不过我觉得,就算再有天赋,也不能这么散漫呀,这大学的知识体系还是很系统的,缺了课就是再有天赋也会被抛下的。”
两人正小声议论着,教授突然提高了音量,目光有意无意地朝她们这边扫了过来,似乎在提醒她们专注课堂。
姜昭和苏瑶赶忙坐直身子,停止了八卦,将注意力重新放回了教授的讲解上。
在大学的校园生活里,刘茹对大多数课程都兴致缺缺,常常缺席各类课堂教学活动。
然而,不知为何,她却总是将目光聚焦在姜昭身上,似乎找姜昭的麻烦成了她大学生活中一项极为重要的“任务”。
“杨教授的科研方向一直是我特别感兴趣的,要是能跟着他做研究,肯定能学到很多东西。”
姜昭和林悦说起自己心仪的教授,还说自己打算给他投简历,希望能进入他的课题小组。
说者无意,听者有心。
这一番话不知怎地就传到了刘茹的耳中。
于是,从未对杨教授的科研小组表现出丝毫兴趣的刘茹,特意精心准备了一份简历,出乎所有人预料的也投向了杨教授。
在那间堆满学术资料与实验器材的办公室里,杨教授坐在宽大的办公桌后,面前摆放着一摞厚厚的简历。他神情专注,逐份翻阅着,手中的笔不时地在纸上记录着什么。
电子科学专业对数学能力的倚重,让他在筛选过程中格外留意学生们在数学方面的表现与潜力。
刘茹那一份份国际数学大奖的获奖记录以及高考数学满分的成绩,犹如璀璨的星光,在众多简历中脱颖而出,瞬间抓住了杨教授的目光。
他微微点头,对这样的数学天赋颇为赞赏。
而姜昭的简历,虽然没有刘茹那般耀眼的数学竞赛成绩,但她在电子科学相关实践项目中的出色表现,以及对专业知识扎实的掌握程度,也展现出了潜力。
她在一些课程设计和小型科研实践中提出的创新性想法,让杨教授看到了她思维的活跃度和对专业的热情。
经过仔细的斟酌与比较,杨教授最终在众多简历中,将目光锁定在了刘茹和姜昭两人的身上。
于是在课上的时候,杨教授点了她们两个的名字。
“你们两位的成绩和表现都相当出色,这让我在抉择时十分为难。
所以我决定,用这次全国数学大赛来检验你们的能力。”
他的目光在两人脸上依次扫过,继续说道:
“谁要是能在这次大赛中取得更优异的名次,我便录取谁进入我的科研小组。
这不仅是对你们数学能力的考验,更是对你们综合素质、抗压能力以及应对挑战决心的一次全面检验。
我希望你们能够全力以赴,为自己争取这个宝贵的机会。”
姜昭微微握紧了拳头,她并不想轻易放弃。
而刘茹则嘴角微微上扬,带着一丝自信与不屑,她侧头看了一眼姜昭,仿佛在说,这个名额肯定是我的。
数学竞赛的初赛名单公布出来后,姜昭和刘茹赫然都在其中。
刘茹看到姜昭的名字也在名单上,眼中瞬间闪过一丝怨毒,她嘴角勾起一抹嘲讽的笑意,径直朝姜昭走了过去。
“没想到你竟然过了初赛,决赛可以不你以为的那么简单,就凭你也敢去凑这个热闹?”
姜昭停下脚步,平静地看着她,眼神淡淡地回应道:
“我为什么不敢?参加竞赛本就是为了提升自己,检验学习成果。
不管靠的怎么样,每个人都是资格参加。”
名刘茹听了,不屑地哼了一声,双手抱胸。
“提升自己?就你?”
她故意上下打量了姜昭一番,眼神里满是轻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