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止楼宇杰几人,就是教骑射课的夫子都看呆了,我滴个乖乖。
这人还好不是来抢他饭碗的。
白子慕这人教骑射的夫子是晓得的——书院里的干饭达人,早上一顿六碗饭,三荤两素渣不剩,晚上更是不得了,打饭拿的盆,听说上课时还经常在课上偷偷睡,有时犯困,楼宇杰几人叫都叫不起他,到了课堂贾夫子没见着白子慕,问人呢?
说睡懒觉多少是不好听。
楼宇杰几人讲义气,知道维护兄弟面子,便说他肚子疼,起不来了。
结果贾夫子摸到舍房一看,人躺床上睡得香喷喷,贾夫子当场就被气晕了。
书院的人都说白子慕吃的多,但白子慕真没吃多少。
而是书院里的碗都小,清文书院的食堂就更不用说了,菜是老贵,一个荤菜快百文,但米饭,说真的,三碗才去两文钱,便宜得很,好像这里的大米不要银子似的,天天的剩,天天的倒潲桶里。
白子慕在村里住了几年,村里人吃的啥啊?玉米疙瘩野菜汤,要不就是糙米粗粮,可就这,还不能敞开肚子吃,有些人都还得饿着肚子。
米饭,是过年才能吃得上的精贵玩意儿。
可在这儿……真是旱的旱死,涝的涝死。
见着白花花的大米饭倒潲桶里,白子慕问了食堂里头的厨娘,哦,原来是天天都要煮这么多斤……
那天天都剩,咋不能煮少一点。
少了要是哪天哪个书生突然吃多了,不够吃了咋整?
有些夫子偶尔兴趣来了也会在书院里头吃,书院里的书生大多富贵子弟,个顶个的精贵,饿一顿怕是都要闹,因此是宁可多了也不能少了。反正人束脩一年快百两,书院赚的多,这点饭倒了也就倒了,也不值多少银子。
白子慕心疼粮食,回家拿了个大盆,和厨娘说了,剩的就给他打盆里,他拿回家吃,至于那些菜……白子慕当初在福来客栈当掌柜,客栈里的剩菜剩饭,他是搁巷子里,让镇上的乞儿吃,书院里的,却是直接倒了。
那些菜虽说是大锅炒的,味道比外头客栈差一些,但是油汪汪,倒了不知道别人心不心疼,反正白子慕是挺心疼的。
勤俭节约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
他那十年不是白混的。
但家里人少,吃又吃不了那么多。
隔天白子慕下学,直接去了广平街,那边有个破庙,寻常城里的乞丐,大多聚在这种地方。
之前蒋小一摆摊,那些泡爪客人买了,馋得厉害,直接当场吃起来,泡爪又酸又辣,配着凉嗖嗖的凉粉吃,大热天的,简直爽快得要命,凉粉搁久了不得行,大多人在摊子旁吃完了才走。
那次一客人不小心,那泡爪大概是不好啃,一个没注意,挨掉地上了,那客人没捡,后头吃完了就走。
蒋小一却是见一穿着破破烂烂的老汉捡了起来,然后像捧着宝一样,递给旁边搀扶着自己的小娃儿。
就一鸡爪,还被啃了大半,可两人却推来推去,孩子说是荤腥,爷爷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