丁老板继续道:“我晓得你平日管着内宅之事,于外务多有不通,我不怨你,但你觉得我是那种没点利,便甘愿对人伏低做小的吗?”
“那秀才真有那么厉害?”丁老夫人蹙着眉问,脸色也慎重了起来。
镇上秀才少,她平日不咋出门,即使出门见姐妹,可她们凑一起,不是聊话本儿女,就是聊首饰衣裳和闲事,旁的都少说。
但镇上那几个老秀才,她也是见过的,她妹妹那嫡子就在陆夫子那儿求学,她同她妹妹去接过几次,那老夫子见着她妹妹,也是客客气气的。
都说商人为末,可这又咋了?他们手里有银子,村里人谁敢惹他们?谁不羡慕他们?就是夫子同他们说话,那也是给面子,因此她真觉得秀才没啥。
可这事儿不是这么看的。
“你还记得十年前隔壁镇那次地龙翻身吗?”不知道当家的怎么突然说起这事儿,丁老夫人还是点头:
“记得。”
那年隔壁镇地龙翻身,整个镇可以说是一片废墟,下头十来个村子,也遭了难,房子塌的塌,毁的毁,那年死了不少人。
丁老板道:“那年知府大人派兵前来救援安顿,但你可知,那年平时镇上所有秀才以上的老爷,在第一时间就被官兵给接走了吗?”
丁夫人:“……被接走了?”
“对。”丁老板说:“那些人都被接走换了地儿安顿了,旁人却都被留了下来,我听说安老板给官兵塞了银子,求人官兵带他家人走,但官兵没敢接。”
寻常难民是不可随意进城的。
一但出现饥荒、天灾,官府首先做的事情就是封锁郡县的道路,防止灾民逃荒。
可为什么第一件事不是开仓赈灾?却是拦路防止灾民逃荒呢?
因为难民、灾民大多都是无家可归,身无分文之人,这些人,若是饿得狠了,一旦进了城,没吃的怎么办?那就去偷去抢,反抗了就打死,杀死。
被抢的人,家里没了吃的,又怎么办?也只能去偷去抢。
本来只是在某个县、某个村发生的饥荒,经过灾民的逃荒可能就会变成整个省、整个州的大灾情,向滚雪球一样,越滚越大,最终成为席卷整个王朝的大风暴。
所以历朝历代的官府们,在收到某地发生天灾,饥荒的奏折时,最先做的就是在各州郡的沿途设置关卡,严防饥民流窜。
难民一般都是就地安顿。
可就地安顿能和去外头比?
就地安顿吃的是官府煮的稀粥,住的窝棚,安老板丁夫人认识,和他家有生意往来,听说家里比他们还要富裕。
可,塞了银子了,官兵都不肯把他们一家从灾区里接出来,却把那些秀才接出来了……
丁夫人正想着呢,又听见丁老板道:
“我就这么跟你说吧,要是哪天咱们镇出了瘟疫,只有二十碗药,不说我,就是周老兄还有孙员外他们,连闻个味儿的资格都没有,但白秀才,铁定能喝上一碗,人现在还年轻,还能继续往上考,未来如何,咱都不好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