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娘和桂娘高兴得要命,这样便是一年到头都有银子可以赚了。
两家人乐得跟什么似的,邵东爹爹邵老夫郎算了一下,一年十来两,用不了两年,家里估摸着就能买头牛了,不然他家人丁单薄,每年农忙人都累得够呛。
一头牛能顶五六个壮丁,有了牛,以后便不用那么累了,以前买牛这事儿他想都不敢想,但如今能想了,晓得家里如今能赚银子,是因为蒋小一看在桂娘的面上,特意拉扯他家,因此他对桂娘是越发的好。
文娘赚的多,但也没多上交,杜大妮先头还想着他们赚的多,那交公的理应多些,文娘和黄大力不是傻的,当场就说了,大哥交多少,他们就交多少,大哥若是不出去寻活,一个铜板不交,他们即使赚的再多,也照样不交,不然凭啥啊?
大哥大嫂在家‘享福’,他们却天天的起早贪黑,早出晚归,赚的银子还得交公拿去养闲人。
这搁谁谁能服气。
大哥大嫂又不是没手没脚,要是动不了,那他们养着还行,可这两有手有脚,而且,杜大妮还不喜自己,先头还想怂恿婆婆卖了她的糖哥儿,如此,文娘就更不愿了。
杜大妮想给婆婆黄氏吹下耳边风,让婆婆说说文娘,可嘴都没张呢,婆婆黄氏先拿话给她堵了回去。
十里屯的人隔三差五就见邵东和黄大力借村长家的牛车运猪草,虽不晓得赚了多少、人蒋小一收这个干什么使,又给的什么价,但村长家的牛,他们借一天,便给二十文的租借费,那么想来定是能赚的。
甭管赚的多少,能有银子赚就是好,村里人谁不羡慕?
有时见了黄氏,大家都还说他家大力有福气,碰上这么个愿意扶持他们的亲家。
黄氏见着老二赚的多,那银子虽没进自个口袋,但儿子有活干有银赚,她便不求啥了,而且上个月她还听见黄大力嘀咕过一嘴,说要好好干,要是银子存的多了,以后也送大黄去读书,像弟夫那样。
黄氏先头之所以被杜大妮说动,想卖了糖哥儿,为啥?
为的就是能让孙子读书认字,她也是疼大黄,后头被当家的训了一嘴,黄老汉又摆仔细了给她说,黄氏醒悟过来,是啊!读书费大银子,今儿能卖了糖哥儿送孙子去读书,可没赚钱的营生,那往后咋的供呢?
二十来两银子总是用完的时候。她当初咋的就没想到呢?竟要卖了自个孙儿。
但如今不一样了,要是老二家的活儿稳定,那没准的还真能供大黄去读书。
大黄她瞧着是个机灵的,上次去蒋家住了几天,回来都还会写自个的名字了,她问过一嘴,大黄说是三舅舅和七八九舅舅教他的。
“教了几次?”
“没教几次啊!七八九舅舅教我念,三舅舅教我拿毛笔,又握着我的手,教我写了三次,我就会了。”
黄氏那天晚上就没睡得着了。
要是大黄出息些,他们黄家,可就能光宗耀祖了,她以后便能做秀才阿奶。
而且若是占了文娘便宜,人家弟夫一来怕是直接掀了她家屋顶……
黄氏心偏了,杜大妮刚想给她上眼药,她便不高兴道:
“文娘和大力说的对,老大家的,上个月老大去外头干了八天活,回来才交了二十文给我,他那活儿明明是一天二十四文,你却同我说一天二十二文,你别再糊弄我了,跟老大一起去干活的柱子都同我说过了,那会儿文娘和大力在,我给你和老大脸面没说出来,但下次你们再这样,我看不如直接分干净,以后也不搁一桌吃了。”
这咋的行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