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大柱把菜端出去,和王长明两人分着吃,父子两人边吃边笑,让人看着动容。
程望也藏了一个馒头,并且不舍得吃菜。
让欢儿瞧见了,招手叫他进屋,道:“你别留了,先自已吃饱,馒头还有,下工时给你装几个。”
程望道不用:“家里有粮,不用特意再给。”
“给你就收着,又不是外人。”
不再多言:“你出去吃饭吧,吃饱点,做的是力气活呢。”
程望听出关心,笑了笑,嗳了一声出去了。
“笑的挺好看,就是个锯嘴葫芦。”
欢儿笑着抱怨一声,去了灶下吃饭。
傍晚下工时,欢儿拿食篮装了七八个馒头,递给程望时交代道:“路过时,给葛天冬送两个,还有这碟子咸菜。”
程望倒不好再不收,应一声接下了。
送去时,葛天冬看到他还有些失望,以为是喜月来了。
两人将要成为连襟,彼此都很客气,说的全是客套话。
毕竟并不太熟。
日子继续忙碌,来到十月里。
即将临盆,赵春兰不再来镇上,免得到时生产麻烦。
肚子开始有坠胀感,终于初五这日,有了阵痛。
一听要生了,木兰先慌起来:“该咋办?”
她同是孕妇人,且有八个多月,杜巧娘忙安抚她:“你管好自个,看好几个孩子。”
说着扶赵春兰回西院。
生产没这么快,她去喊人,又不忘安慰:“别害怕,娘马上来,我去叫成云喊人。”
来到后园,告诉成云宋常贵在东地,让他去镇上喊杨应和回来,并请稳婆。
赵春兰虽不是初产妇,到底隔了七八年,不可掉以轻心。
再就是把徐氏喊来帮忙。
成云应一声,跑着去了。
杜巧娘匆匆忙忙回到西院,先问赵春兰可疼的厉害,就开始准备生产要用的东西。
徐氏听到消息和艳红一道赶过来,把孩子交给成云和木兰在宋家院子待着。
婆媳两个去西院帮忙。
宋常贵一路小跑来到镇上,气喘吁吁和杨应和说:“春兰要生了,快请稳婆回去。”
杨应和忙丢下手中活,跑着去了。
喜月不能赶回去,牵肠挂肚,心神不宁。
傍晚下工时,程望留了下来,不放心她们两个姑娘。
欢儿瞧喜月极是担心,便道:“有程望在这,你和大姐一道回去吧。”
喜月没有二话,立即跟着走了。
回到村里,孩子还没生下来,杨应和担忧的在院里走来走去。
看到喜月一愣:“你咋回来了?”
“程望在呢,我不放心回来瞧瞧,咋样了?”
“估计到夜里,产婆说没这么快。”
隔着一道窗子,听到里面赵春兰呼痛声,喜月跟着肉疼。
大声道:“嫂子别怕,我们都在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