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儿拎回来的篮子还在长桌上放着,喜月走过去,从账簿中抽出几张银票。
“这张给宋叔,这两张是六十两,娘先帮我们放着。”
杜巧娘责怪的瞪她一眼:“这么多银票,你就随意摆在那,也不怕丢了。”
喜月满不在乎:“自已家里,娘又在这,怎么会丢?”
杜巧娘无奈笑笑,看着银票来了精神:“这么算来,铺里一年赚的快有百两,这么多?”
“按我说这么多够了,一年年下来能存些银子,只要不出什么意外,下半辈子就能衣食无忧。”
经历唐家一事,喜月野心不再似从前。
加之杜巧娘病着,顺着她的话说:“明年买地建铺子,到后年慢慢就能存到钱,到时我给娘修新砖房,再让大哥给你打套新家具。”
杜巧娘脸上满是笑:“你能嫁个好夫家,娘才最高兴。”
喜月偎去她身边:“那自然得找,找个让娘喜欢的,还要离的近,到时娘可得帮着带外孙外孙女。”
“不知羞的丫头,娘是想带万一你婆母不喜怎么办?”
“那就找个没婆母的,省得有婆媳矛盾。”
“浑说什么,没婆母哪是好事?你木兰姐到时坐月子我们省不得要多跑几趟。”
“她有你们,我也有你们,咱家人这么多,少个婆母又不是什么大事。”
喜月后知后觉,猛的大声:“木兰姐有了?”
杜巧娘摇头:“没听她说啊?”
“你刚刚不是说她坐月子?”
杜巧娘斜她一眼:“她总会生,我说的是以后。”
欢儿端着早饭进来,杜巧娘赶喜月去吃早饭:“一早上被你吵的脑子疼。”
早饭摆上,宋腊梅顾不得吃,轮着喂圆月和淑惠。
喜月要帮着喂,她不让:“我能喂的过来,你快吃吧。”
欢儿吃的很快,吃完就把碗接过去,由她来喂。
饭后木兰来了,进屋去看杜巧娘,不一会出来与喜月说:“我们晚上再一起说话。”
半晌几人在灶下包饺子,徐氏来了,进屋后压着声音说话,听不到一丝声响。
来探病是正常,喜月未曾多想。
吃年夜饭时,杜巧娘出来略坐了坐便回屋了,饭桌上依旧热闹,却又不如往年热闹。
散不尽的药味,令新年的喜悦减色三分。
除了两个奶娃子,没有人能真正开怀大笑。
阿圆时不时跑进屋里,叫一声阿奶,又问上一句阿奶什么时候能起来陪我们玩?
青成和石头变的懂事,不再出去疯玩,在家领着两个小的,倒叫宋腊梅轻松很多。
初一拜年后,村里妇人结团来看杜巧娘,屋里挤的站不住人,院里徐氏陪着几个妇人说话。
兰草带着新嫂子妙香来找喜月她们玩,一众姑娘小媳妇去了西院说话。
妙香极喜欢淑惠,抱在怀里不撒手:“这小丫头也太喜人了。”
艳红笑着打趣她:“喜欢自已生一个,想怎么玩都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