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41章京华风云
这鸿宝帝对外宣称告病才不到半个月,京城里就出了一桩大事,那就是御史台御史中丞潘荆南在家中遇刺,其一家上下三十七口人一夜之间无一幸存。
这件事震撼京华,一时之间整个朝野上下一片喧哗,因为朝野斗争一直就有一个默契,那便是使手段可以,但使那这断子绝孙的手段不成,政治斗争输了被人铲除了,那叫技不如人,但躺在家里被人给谋了,那叫什么?这个口子一开,将来整个官场必然血雨腥风,谁家没有老小谁家没有亲眷?都这么干了,那还玩个屁的朝堂,大家都去整刺客信条好了。
所以这件事一出,那便成了所有人的焦点,不管是哪个阵营的人都在猜测到底是谁干了这件事。
但这个事显然是不会有人认的,因为一旦认下了,就等于是把自己的九族也送上的不归路。
而对此最生气的自然就是高士廉和曾明二人,曾明生气的是有人居然敢灭自己门下御史中丞的门,这已经不是普通的朝廷命官了,这是御史台的二把手,也就是大魏最高检的副检察长,这都让人给办掉了,那以后谁还敢来执行法度?高士廉生气的则是不知道究竟是谁到底如此大胆,他显然是没有干这件事的,但御史中丞的死对他来说恰恰就是最好的结果,得利者从疑,这一点大伙儿都明白。
但问题这件事真不是他干的,高士廉不是好人那是肯定的,但他的行为也要被约束在规则之内,一旦有人破坏了规则,那么事情可就不好玩了,就连他自己甚至都可能置身于大危难之中。
潘荆南的死现在导致整个朝堂已经可以说是杯弓蛇影、草木皆兵了,关键临时监国的临安王显然没有经历过这样的阵仗,这会儿还处于一片茫然的阶段。
人都死了两天,到现在一个后续调查的任务分派都没有弄出来,整个人处于浑浑噩噩的状态。
“讲!莫要犯你那读书人的毛病,直说便是了。”
正确内(容在%六九%书吧读!{
到了第二天一早,夏林就隐约感觉自己眼皮子跳来跳去的,有种心神不宁的感觉,他坐起身来看了一眼身边还在睡的小公主,挠了挠脑袋自言自语道:“奇怪,是不是有人在算计我啊?”
听到这话,小王爷眉头竟慢慢舒展开来:“那这件事交给谁来处置?”叶良辰起身躬身拱手抬头,一条线的动作一气呵成:“臣愿为殿下分忧。”
“是。”叶良辰定了定神,深吸一口气:“如今朝堂之内互相猜忌,彼此之间势成水火。与其枯坐干等,倒不如……”
这时旁边的朱先生却出言阻止:“殿下,夏道生不过是一介书生,岭南之地近乎无冬,蛇虫鼠蚁,烟瘴横流,怕……怕他身子恐怕顶不住。再说那地方水匪横行,民风彪悍,真不是他那孱弱之辈能去的地方。”
听到这里这小王爷倒是坐直了身子:“你继续说下去。”
这一晃也过了五年了,当年毛糙的小伙子如今也已经打磨出来了,不管是赈蝗灾纳流民还是守洛阳平雁门,一件件一桩桩都彰显出了此子的能耐,先不说其中智慧多少,光是那份泰山崩于前面不改色的心境,那就不是一般人能比的。
小王爷沉思片刻:“那就如此吧,明日一早你随我去大殿之上。”
他走进屋内拱手行礼,小王爷见是他,倒也没客气:“自己找个地方坐,我这头疼欲裂,不想说话。”
“好!”小王爷的脸色终于好看了一些:“那剿匪如何剿啊?”
“是谁?”
“说!”小王爷眉头紧蹙:“莫要卖关子。”
这样的人真的能成大业吗?而现在朝堂上的局势已经刻不容缓,但陛下又跑出去玩了,这事情可真的一点都拖不得。
而这时的夏林好不容易因为那一群地位崇高的老登去夏游鄱阳湖而得了个清闲。
“倒不如寻些蛛丝马迹、寻些代罪羔羊。常言道,真假对错,无关痛痒,世事只要能给出个交代,那自然便是完满。听闻御史中丞潘大人正在调查岭南王谋反诸事,而今他被杀,如无意外便朝中与岭南王有勾结之人,如今岭南王伏法,死无对证但天下没有不透风的墙,更何况是参与谋反之事,所以定然有人会出此下策。”
但仔细想了想,他还是觉得此刻应当要有一个人来替殿下抗下这些来自各个角落的压力,仔细思索之后,他的脑子里只剩下一个人了。
叶良辰眯起眼睛:“反正岭南余党也要剿灭,谋反已是杀无赦,再给他们一个谋害朝中大臣又有何不可?”
夏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