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点看小说网

八点看小说网>抗清名将袁崇焕 > 第231章 真假皆在先生一念之间(第1页)

第231章 真假皆在先生一念之间(第1页)

襄阳这边,王五拒绝虎帅让“帅”。纵是虎帅情真意切,甚至委婉表示自己并不适合大军统帅一职,且眼下荆襄抗清军民实际是以王五马首是瞻,因此他与其继续担任这名不符实的大将军虚衔,不如将之转于王五,如此更加有利抗清军民的团结与凝聚。其实虎帅让帅还有另一层意思,就是不希望分府之后南北两支明军各行其事,而是仍由一个强有力的人物来领导。这个人物,眼下除了王五没有别人。让出其钦命提督御营直省各路恢剿兵马大将军一职,是虎帅唯一能做的。这个职务也是事实上明军的最高军事指挥官。虽然仍受部院节制,但至少在形式上可以同部院“分庭抗礼”。而不是只能受部院压制,被迫接受某些不切实际的指挥,从而生出嫌隙,导致矛盾越来越多。其它任命,虎帅做不了主。韩王也做不了主。因为,大明朝现在没有天子。否则,以王五的功绩,不说封国公也当封侯了。虎帅同意分立南北两府,是希望能给予王五这孩子更多权力,更好打击清军,但坚持两府之间的区别在于经略方向,而不是真的各行其事,那样与决裂有什么区别。须知当年西营东西二府合则无往不利,分则一死燕京、一亡荒外。前车之鉴,不过数年。所以虎帅不希望因为战略方向的分歧,导致眼前这个顺营杰出的后生与他们离心离德。有些话他也不太方便出面同韩王、洪部院、潘监军言说,更不好替王五力争。毕竟在世人眼里他这个大明临国公也是“贼闯”之后,真若与代表永历朝廷的部院、监军他们争的太过,容易给人不好联想。为抗清大业也好,为祖上赎罪也好,亦或只为隆武帝手书忠贞二字,虎帅都无法在公开场合与洪部院冲突。故而虎帅希望王五这边也能理解他的苦衷,同时接受他的劝说出任大将军一职。而不是因为同洪部院有分歧,加之不愿受到束缚就重演当年西营内讧悲剧。袁宗第这个靖国公现在也是个光杆司令,其嫡系本部早于去年便因部下挂印总兵邓秉志、杨洵、赵云等集体哗变叛投清朝覆没,如今真正算袁宗第从山中带出来的士卒不过百余人。不管分不分府,明军主力由王五掌握,这个事实不是他与虎帅仅凭一两句就能改变,也不是一两道命令就能将王五拉起来的人马收归“中央”的。不说王五部下有多少愿意听从他这个靖国公,就是他本人也做不到如此厚颜无耻。因为王五不仅是他的救命恩人,也是年前年后从山中突出来的上万军民的救命恩人。倘若王五这孩子真愿意提供北府一万兵马,袁帅觉得这孩子哪怕就此与他们老死不相往来,也当得大仁大义一说。有一万兵马再加撤出来的两三千人,没法深入河南拿下郧阳却是没有问题的,休整个几个月,再募兵扩编,就有跟鞑子好好干一场的本钱。所以,袁宗第对分府一事是持赞成意见的。但觉得小老虎让帅似乎有些过了。要知道这个钦命提督各省大将军虽是永历朝廷授予的,某种程度上这个大将军却是原大顺军承认的“共主”,或者说是老闯营承认的新“闯王”。小老虎把就这么把“闯王”让出来,虽然王五这孩子也是闯营出身,但作为追随闯王三十余年的老帅,袁宗第心中肯定有些不是滋味。只看小老虎神情很是坚决,袁宗第也只得将到口边的劝说话语咽了回去。也许,这个时候顾全大局比任何时候都重要。刚刚才九死一死突出来的抗清军民,也比任何时候都需要喘息。未想,王五这孩子却对“让帅”极力反对,说到激动处更是站起“扑通”一声跪在虎帅面前,斩钉截铁道:“虎帅乃我抗清军民中流砥柱,更是我忠贞营的定海神针,没有虎帅,何来忠贞营!没有忠贞营,何来抗清大业!没有忠贞营,更没有末将!”任凭李来亨如何解释“让帅”好处,如何自谦当前最适合领导明军的不是他这个老帅,而是王五这个新帅,王五都坚辞不受。眼见双方一个强烈要让,一个坚绝不受,僵在那里,袁宗第赶紧上前转个弯子,说此事明日与韩王、洪部院他们商议,听一听众人意见。第二天,会议便再次召开。这次会议规模不大,与会的除了韩王、洪部院和两位老帅,以及皖国公世子刘亨外,就是让人将他抬来的潘监军。另外是两名永历朝廷的文官。一是广西布政使司右参政曹一铨,一为赞画兵部职方清吏司主事邓林琛。这两位都是当年不肯随永历朝廷流亡缅甸辗转来到夔东,随袁宗第和郝摇旗一起突出巫山进入茅麓山的。王五是同袁帅一起进的屋子,坐在洪部院右手边颇是有些不安,担心洪部院还因昨天的事生他的气。,!未想,半卧在那的潘公公却对他笑道:“你这孩子杀敌时好大威风,怎的这会跟个娃娃似的?你要这样的话,岂不是说洪大人这个宰相肚中撑不了船?”一语便将气氛带活。洪部院朝王五看了眼,笑了笑道:“家事国事天下事,只要是为了驱逐鞑虏、恢复社稷,那就事事可议,事事有商量。”袁宗第听后也笑道:“部院肚中岂是能撑船,放头大象进去也绰绰有余的很。”“靖国公莫不是说老夫胖了不成?”洪部院作势朝自己肚子看了眼,“老话说心宽才能体胖,细细寻思倒也在理,老夫这些年来就是想的事太多,所以欲肥而不得。”“回燕京那天,部院定是个富家翁模样。”韩王哈哈一笑,继而首先肯定进军河南有利抗清大业,但眼下更重要的是稳固襄阳,所以应当先拿下郧阳,乃至东边的德安,将荆襄根据地联成一片。如此再进军河南,把握会更大一些。洪部院听后未表示反对,显然两位老帅会前已经做通了他的工作。袁宗第起身将进军郧阳的必要性说了下,众人听后都是点头同意。相比现有兵力孤注一掷般进军河南,这个折中方案显然更实际一些。虎帅趁势将分立南北两府,自己愿意让出大将军一职一事说了。这事由他来说,比由王五来提更好。分府一事,背后因素有些复杂,洪部院和潘监军有些犹豫,但韩王表态同意,二位彼此看了眼便未表示反对。然而对于让帅一事,所有人全都反对。“耀武这孩子功绩实实在在,大家都看在眼里,如今再任一记名总兵肯定不妥”虎帅仍是竖持让自己大将军一职,甚至说忠贞营这十几年之所以一直没有起色,全在于他的领导失误,因此眼下有必要让更有能力的王五来领导军民。“临国公就是忠贞营,忠贞营就是临国公。”韩王也不同意虎帅让出大将军一职,但也认为王五以湖广记名总兵身份设立南府也有些不妥。广西布政使司右参政曹一铨提出一个方案,就是将中军都督一职授予王五。中军都督就是五军都督府的中军,此制是太祖洪武时期所创,五军即中军、左军、右军、前军、后军。最初五军都督府执掌明朝天下兵马大权,但因功勋宿将位列其中,以执几十年后掌府官员尸位素餐,权力便逐渐为兵部取代。五军都督也成了明朝给予将领的荣誉封号,而不再具备实权。永历朝廷建立后,对忠贞营诸将皆授予都督,但独不授中军。原因是中军都督相较其余四军都督更为尊贵,有“行在”象征。如今朝廷不在,各军都督皆有人选,王五又坚决推辞虎帅所让大将军,那么授予其中军都督一职于荆州开立南府,不管是法理还是现实都可行。韩王不待虎帅开口就同意此事,尔后问洪部院和潘军的意思。洪育鳌作为明军眼下最高统帅,其督师部院一职其实就是内阁首辅;潘应龙作为监军,也是如今仍在抗清的唯一一位内官,相当于司礼监掌印这一内相。首辅、内相拍板,法理上便能授予中军都督一职。在首辅、内相的支持下,王五即由记名湖广总兵升任中军都督于荆州开府。汪士荣拟定的方案是将张天放、张天望兄弟指挥的中营,赵进忠指挥的右营、许德义指挥的原辎重营合计人调归襄阳。这三营人马中精兵数量有两千,其余都是王五突出来后收编的绿营降兵和起事民夫,战斗力不算高。为了尽最大程度帮助北府壮大,王五让三营兵所携军械全部移交北府,另外再给北府1000匹战马,以帮助北府建立一支规模不大的骑兵用于战场侦察,外围侧应。缴获的火炮也分出一些用于襄阳和樊城的防卫。襄阳地方治理肯定是由洪部院落实,不过王五向洪部院提出一个请求,就是将从山里出来的官员拨给他100人,用于南府政权建设。洪部院自是同意,双方正就人员物资调动商量时,王五接到密报,吴三桂的孙子被弄回来了,人就在宜城。当下将移交事务交由从荆州赶来的金道台负责,带着汪士荣一同赶往宜城。到地之后万四等人就在等着了,王五一下马就问万四人在哪里。万四忙让宋氏将孩子抱过来。汪士荣抢在王五之前奔了过去一把将庶孙抱起,仔细打量,越看嘴角越是满意。王五凑上细看,发现小家伙长得是眉清目秀,甚是可爱。又见小家伙脖子上挂着个长命锁,看上面刻字是其满月时祖父吴三桂同祖母张氏专门订制送去燕京的。一颗心落地的汪士荣这才注意到王府侍卫不在,忙问万四李恕、鲁虾等护卫庶孙的侍卫去了哪里。万四脸上顿时浮出悲痛之色,说他们在路上与一队清兵遭遇,搏杀中李恕等人不幸遇难。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后面更精彩!听完,汪士荣面色立时有异,继而默不作声将手中孩子交给宋氏,之后却是拔腿就走。“先生这是怎么了?”王五赶紧上前拦下。汪士荣冷哼一声:“额驸另有打算?”王五赔笑道:“先生说笑了,我能有什么打算?”“难道李恕、鲁虾真是被清兵杀死的吗!”汪士荣一脸愤怒,“额驸瞒得了天下人,可瞒不过我汪士荣!”见汪士荣把话挑开了说,王五只好摇了摇头,苦笑一声:“此事我并不知道,可能是下面人擅作主张。”这件事还真和他没有关系,确是瞎子万四乱来。他压根没吩咐万四把吴三桂的人除掉。“没有额驸授意,下面人如何敢乱来!”汪士荣不是好蒙骗的主,哪里不晓得眼前这位额驸多半是想把王爷的亲孙扣下,气极之下冷笑一声:“额驸算盘打的倒是如意,不过百密一疏,没有李恕、鲁虾他们做证,谁敢确定这孩子就是王爷的庶孙!”“我这内侄肯定是真,假不了的,这一点请先生放一百个心!”王五也是头大,万四个大老粗做事不考虑后果,没了那帮侍卫证明,吴三桂又没亲眼瞧见过这个小孙子,还真没人敢保证人是真的。吱唔之下说庶孙脖子有祖父母的长命锁,假不了的。“我现在抱一个孩子挂上王爷夫妇的长命锁,也能是王爷亲孙?是真是假姑且不论,不过此间事我当与王爷说明!”说完,气愤至极的汪士荣竟想就此走人。王五顿时急了,他哪里能让汪士荣就这么回去跟吴三桂说孙子的事,杀也不是,不杀也不是。杀了,更没人证明吴世璠的身份!不杀,王五怎么跟吴三桂解释这件事!不远处的瞎子万四被这一幕弄得莫名其妙:龟孙子俺给弄回来了,怎么汪先生反而暴跳如雷的?情急之下,王五猛的一跺脚,喝道:“汪士荣,你还想不想吴三桂发兵北上了!若想,这孩子不真也是真!若不想,这孩子不假也是假!莫怪我没提醒你,驱逐满虏恢复中华,可全在你汪士荣一念之间!”:()抗清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