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能够清楚感受到,自己脚下地面坍塌的频率和度,变得更快了一些。
看来陷阱的触概率,真的和自己使用能力有关,也就是说自己付出的代价很有可能是运气。
而且使用偏差能力的时候,最好能够尽可能明确偏差方向。
这样才更有可能,获得自己想要的结果。
如果指定的方向太过宽泛,偏差出来的道具,效果也就很有可能基本没有什么卵用。
苏明对自己凡能力的认知,再次加深。
再来一次!
这次的目标,变成鞋子。
偏差方向为:飞起来!
只要能飞起来,就不用担心地面坍塌这件事了。
他能够清晰感受到,这次的阻力变得更大。
这说明,两次偏差之间的时间间隔太短的话,想要偏差成功,就要承受更大的阻力。
想要克服这种阻力,就要付出更大的代价。
也就是失去更多的“运气”。
也就是说,自己的凡能力偏差,存在某种软性的冷却时间。
只有经过一段间隔后再次使用,才能让消耗与收益尽可能正常化。
当然,要是不顾代价,强行使用也是可以的,这就是软性冷却时间和硬性冷却时间的区别。
像是大多数游戏里面,那些技能陷入冷却之后,在结束之前就是不能使用,哪怕愿意付出更大的代价都不行,这就是硬性冷却时间。
苏明脑海中,已经浮现出更多猜想。
对于凡能力“偏差”的认识,也在随之提升。
这也是对凡能力开的过程。正常来说,在这个过程中,也是需要支付学费的,试错同样需要成本。
比如一个凡能力者,如果他的能力是消耗积分,对自身进行增幅。那么在摸索能力的过程中,就免不了大量积分的消耗。要是没有这个过程,对自己的能力认识不清,就没办法做到“知己”。在这种情况下,进入惊悚游戏中,冒然使用能力,这种行为就包含着很大的不确定性,简直是在赌博。
苏明的这双水管工长靴两侧,则是长出来两对小小的翅膀。
【水管工长靴偏差为:水管工长靴(滞空)】
【能够强制滞空五秒钟的鞋子,如果哪个篮球明星拿到这双鞋子,他将在篮球场上成为神一般的存在!】
是因为飞行偏差出来的难度太大。
所以偏差出来了滞空属性么?
还是说,即便指定了效果,还是难免会和自己想要的结果有一些差别。
毕竟,偏差除了让事物从原来的状态生改变这种理解之外。
还有进一步的理解,那就是改变具有不确定性。
如果能够定向改变,那自己的能力叫做“改进”或是“赋予”都比“偏差”更为合适。
在一6一9一书一吧一看无一错版本!
轰隆——
随着一声巨响。
苏明脚下的地面,以及附近的地面,直接同时坍塌了下去,他连躲都没办法躲。
哪怕凭借滞空长靴,在空中悬停五秒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