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8章在全国,他们眼里的余切(一)
这篇文章道:全国同胞们,同志们,朋友们!港、澳、台三千万同胞们!海内外心系祖国的同胞们!
老山战役已经成为我国自卫反击战进入相持阶段以来,最为迅,最为重大的一场胜利,在您看到这一篇文章的同时,边防部队正在向八里河东山、者阴山挺进!我们即将迎来新的凯旋!
这一场战役所取得的战略优势,足以将敌军牢牢防御在国门之外,不能也不敢再向我国的南大门靠近一步!
在战斗最为激烈的211高地,战士们登上主峰,完全胜利后山呼万岁!此时,不知道有谁说出“我们在一起”的口号,他们手拉着手,数次重复了这一句话。
这正是青年作家余切于去年夏天创作的一部小说《未婚妻的信》,该小说反映战士们面临绝境团结一心,力克来犯之敌的故事,作者向全国人民呼吁,请我们来关心前线的将士们!
更传奇的是,他本人竟也亲上211高地北坡,击毙了前来作反动宣传的敌人!据同行的战地摄影师回忆说,余切精准命中胆小鼠辈,昂阔步走回到指挥部中,参加了之后的作战宣誓大会……
可谓是英雄胆壮英雄气,上马击狂胡,下马草军书,马作的卢飞快,弓如霹雳弦惊!
我们必将胜利,我们一定胜利,因为我们有这样作家,我们有这样的军队,我们有这样的人民,我们永远在一起!
————
这一篇报道,如同旋风一般传遍了整个大江南北,读起来令人心跳加,后背汗。
有位领导看了报道后,立刻要求召开文艺界座谈会,他请来了朱牧之。
“你了解这个余切吗?”
“我正在了解……余切是燕大的高材生,写了不少小说。”
“燕大,你不也是燕大的吗?”
朱牧之笑道:“所以我正在通过他的老师和同学打听他,我认为这才是可靠消息。”
“朱老弟,我已经查了他的身份,几代忠良,毫无疑问是经得起考验的家庭,现在却做了乡村教师,他本来最有伤痕可写……但是,从上午到现在,我跳着看了他好多篇小说,现他和别人写的是不一样的!”
“哪里不一样了?”
“他没有那种死气沉沉,伤春悲秋的感觉,我并不懂文学,很多人都比我懂一些,去年有人在讲话中说‘主体论’,‘文学异化’——使我感到很莫名其妙,在我看来,他们的小说并没有什么出彩的,却急不可耐的谈起了让人难懂的东西!我才知道年轻人并不是这样的……”
朱牧之道:“余切是个少年天才,他的老师和同学反映,他在许多方面都有才能……”
“真是健儿,真是英雄!”
朱牧之附和:“是啊!”
这位领导呢,很少有失态的时候,并不轻易表达自己意见。去年他觉有人谈些“莫名其妙”的东西时,也并没有立刻作,而是在接下来才找机会进行反驳。
但他现在已经表达态度了:“我们的文化事业,究竟需要什么样的作家呢?我认为从来不是选拔出来的,不是靠自吹自擂拉帮结派,而是从人民中走出来的——你看到211高地战士们手拉着手了吗?”
“——我们在一起,我们在一起!”他说起来犹有激动,仿佛听到了当时的呐喊声,“我们所需要的,正是这样的作家,是人民选择了他。”
“我个人希望,他能得到更大的展。”
朱牧之当然也这么希望了:“年轻人正是八九点钟的太阳,朝气蓬勃,自然没有那些死气沉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