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后,余切要去东京参加笔会的通知由教委到了燕大这边,接着转到经济系老大胡岱光。
东京笔会是和教育部们一起过去的,作家们负责交流和创作,而教育部负责向东京这边的大学要留学名额——余切又是作家,又是学生,因此出现了作协和教育部门同时通知余切的情况。余切就向胡岱光请假。
胡岱光一点不生气,只是说有这几点要注意:一,参加完笔会要回来考试,余切的肉身一定要出现在考场,写满考卷;二,交“双轨制”的论文,这是余切的真正考试。
余切问:“胡老师,我经常不在学校上课,这是不是有一些不好的影响……”
胡岱光道:“我们的社会不允许不劳而获,提倡干好自己的本分事——但对于靠自我写出来的作家们,可以网开一面。”
“老师,为什么会有这种现象生?”
余切一直对这个事情好奇,为啥不事生产的作家,普遍有更高的社会地位和宽容度。
胡岱光说:“作家是需要争取靠拢的意见领袖,作家是宣传的重要力量,这是原先苏联那一套‘无产阶级作家’的理论……”
“您说的是高尔基?”
“对,你想不到吧,我还知道这个呢。”胡岱光笑道,“我原先也是个文学青年。”
胡岱光提了一件后面要生的事情:“下半年有个双轨制的会议要召开,如果你能写出一些东西来,但凡能有一些声音,对你个人的前途是有益的。你的名气虽然大,但许多人不知道,你其实是个经济系的学生。”
余切反应过来了,和胡岱光讲了泰国亲王邀请他访问朱拉隆功大学的事情。
在一6一9一书一吧一看无一错版本!
胡岱光沉思片刻,意识到泰国人的经验可以拿来给中国人用:“你要好好考察。余切,我们是一个穷国,出去考察很困难,所以大家做出来的东西,都能得到认真对待,不论他到底做得怎么样?”
“就像是理工科的院系,一篇论文当中用到了国外先进设备来做实验一样,就算是错的东西也能得到表,因为它是耗费了极大成本的‘错误’,不知道你是否明白呢?”
余切保管明白。
泰国人用了经济危机试出来的错误,他怎么能不明白呢?
——张守任和王世民回来了。
《十月》编辑部,余切也在这。他带来了自己修订好的《大撒把》和《和你在一起》。
于是王世民负责看单行本《大撒把》,张守任负责看《和你在一起》。
王世民看得飞快,把稿子挪到一遍,说“我晚上再仔细看一遍,然后拿去给京城出版社的同志进行校对,我们目前讨论出来,印一万册。”
“一万册是不是太多了?”余切道。
第一届茅盾文学奖作品最出名的不是《芙蓉镇》,而是《李自成》,三百多万字,印1ooo册。
王世民摇头:“《大撒把》的字数不多,是一份薄的单行本,我们相信它能卖得好。”
“我们不是乱定的印数,从读者来信中看,《大撒把》尤其受到知识分子的欢迎,而他们的……”
“消费力?”
“是的,消费力。他们是负担得起的……张守任,你怎么评价《和你在一起》?”
张守任当然也没办法立刻看完,他把稿子压着,讲起了去东京的注意事项:无非是老一套,着装、说话都有要求,不能随便脱离团队,外出必须2人以上……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