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和克钦族代表见面之前,孙义成和几位缅北地区的华侨代表,包括新搬迁的南洋华侨代表、果敢地区的代表一起,大家开了个会,将自己的想法和几位聊了一下。想要达成他心里的想法,必须得到这一带华侨华人的同意。大家商量过后,同意在八莫和密支那之间的地带,克钦族人和汉族共同居住生活,但范围不能越过曼西镇,更不能进入果敢汉人地区。孙义成这是要保证果敢地区汉人的唯一性,当然,某一天如果已经完全汉化后的克钦族人,是能够被允许进入这一地区居住的。孙义成还是高看了克钦族的人谈判代表。此时的克钦族,基本上还是散沙一盘,这次来参加谈判的代表足足有十二个,不同的头人、?山官、?土司,代表了不同的山寨村落,这些人本身对会谈的诉求都不一样,所以会谈时众人各说各的,根本就没有一个共同的话题。面对这种情况,孙义成只能以所有人远道而来路途辛苦(是不是远道是不是辛苦只有他自己知道),需要招待和休息为由,将这十二人分开安顿,好吃好喝的接待他们,暗地里却找人和这十二个头人山官一一接触,试探他们的口风,了解其最终的目的和诉求。第二天再谈判时,十二人里面只有三人参加,其余的九人全部喝醉酒了,后世高度纯酿白酒,加上孙义成特别的配料,让他认为需要休息一下多睡一天的头人统统呼呼大睡,只有三位他认为合适的头人酒量“不错”,参加了第二天的会谈。这三位头人的村落和族人都不是太多,每一个村庄部落男女老少加起来一千人左右,是最容易消化的数量,加上他们没有其他诉求,成为孙义成接受的第一批克钦族部落。孙义成的要求很简单,这三个部落的人可以回到原来的村庄生活居住,被烧毁和毁掉的房屋也可以帮助他们修建,土地也能分他们一些,所有克钦族人在待遇上和村里的汉人完全相同,这样做也是有条件的。首先,村里面不会有天主教堂的存在,也不会有礼拜日这种活动出现。其次,所有村里的儿童到了适龄阶段必须去学校读书,包括克钦族人的孩子,午饭和所有学费由村里支出。这就是孙义成的阳谋!从信仰和文化上面下手,就算信仰一时无法断绝,但文化上从孩子入手学习汉字,一切又会不一样。让他没有想到的是这些条件头人们几乎是不眨眼的就接受了,让孙义成感觉哪里有些不对劲,但具体又想不到。人心最经不起考验,也经不起对照,自己信奉的主无法保佑自己,那是不是自己信错了?加上早些时间祖宗的托梦,有一些克钦族人已经开始怀疑自己一个黄眼珠的人,整天对一个蓝眼珠的祷告,是不是真的惹祖宗生气了,这才降下惩罚。人也是盲从的,随众的,特别是当他们对自己一直信奉的东西产生怀疑,内心空虚和迷茫的时候,如果出现了一个新的且能够让他们感觉到期哦安全和得到庇佑之后,这种盲从就会变得更加的有底气,也会越来越多。克钦族在信奉基督教之前信奉的是原始宗教,信仰万物有灵的原始宗教,祭祀天神、地母和山神,以及各种神灵。这个虽然和道教有差别,多少还是能够扯上一点关系,道教所信奉的神仙,上至三清、四御,下至城隍、灶君,风雨雷电、山川社稷均有神灵,所以孙义成就想着看看能不能让克钦族人改信道教。实在不行的话,就让国内景颇族(国内对克钦族的称呼)过来传他们原始宗教,总比让他们信奉洋人的基督教好很多。在樟科,孙义成犯了一个知识上的错误。缅甸克钦族中基督徒大肆扩张的时期,是在二战以后,准确的说是在六七十年代。根据度娘资料,1901年,克钦基督教徒有184人,1914年有872人,1931年有6090人,1941年达到人。换句话说,孙义成只要将这一万一千多克钦族中的基督徒完善的解决掉,等于是剔除了一块“将来”不安全隐患。因为缺少这方面知识,孙义成认为现在的克钦族应该大部分都是基督徒,所以才在接纳他们的谈判中加上了针对基督徒的不许礼拜这一条,谁知道人家根本就不是基督教徒,所以答应的很爽快。这些都是后话,言归正传。最先解决三个最容易解决的部落之后,孙义成就开始了和另外九个头人的水磨硬泡功夫。一天后,又有四个克钦族头人答应了孙义成的条件返回搬迁部落,这四个部落里面,有一些克钦族人已经开始信奉基督教,所以他们接受在家里礼拜的条件。两天后,又三个部落的头人离开,他们返回的条款和第二批离开的头人一样,仅仅只能在自己家里进行礼拜活动。最后,两个比较顽固的克钦族头人被礼送回了密支那,他们部落已经有相当部分人开始信奉基督,所以无法受孙义成的条件,只能空手而回。不过在回去的半路上,这两个头人在雨夜被几个随从杀死了,事后流传出的原因是随从因为他们的无能,无法回到故地居住而杀人泄愤。最终真相无人可知,只是约四万克钦族人搬迁回巴莫地区,让还处在争斗中的其他少数民族,感到了一些惊讶与不解----华人和克钦族和好了?没有人知道这事情背后的真相,孙义成在移民区又送出大量食物之后,开始将注意力再次投向了部队的训练,他要进行一次空军训练考核,因为最早那两批飞行学员就要出师了。二战时期的飞行员培训,远比后世的简单,这个简单说的是飞机操作性能的简单,没有过多复杂的仪表和那么多眼花缭乱的开关,只是几个主要的仪表而已。:()我的抗战有空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