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人说着话走过了地下通道,来到了候车室。
两人着实有点意外。
姜宁问道:“要不要我帮你们拿设备?”
冯雪照做,用鼻孔出气。
姜宁愣了一下,才想起来是哪位:“你好你好,确实好久不见了。”
蒋露道:“有钱人不都是四肢不勤,手不能提,肩不能挑吗,吃饭有老婆递筷子,喝茶有秘书递杯子,跑三步就喘,上楼递腿软,你怎么不一样?”
蒋露问:“你不创业哪来的资金?”
王奇替她回答:“干我们这行的,体力不好怎么能行,经常在野外科考,好多地方车过不去,只能依靠两条腿,最多三个月,再娇气的女生也能徒步走几十公里。”
将一群老家伙拉到农场,在食堂和工人们吃了一顿午饭。
但姜宁可不想待在这里呆,于是跟着王奇他们这一组去转悠。
姜宁还在讲解:“游泳时的呼吸与正常的呼吸不一样,这样,你先不要出来,在水时把一口气吐出去,别张嘴,用鼻子呼气,把憋的气吐掉就行,不要吸气。”
林哲明问:“姜总在家?”
姜宁道:“你这纯属以偏盖全了,有些老板是很忙,应酬多,但也没有那么夸张,真要像你说的那样,老板早都喝死了,有几个能活到六十岁。”
亲自开着一台迷你型的履带式小型拖拉机犁地,菜地分成了几十个小块,一块地两三百平米,农村的小拖拉机进来都转不开,只能用这种玩具一样的迷你型拖拉机。
这不是财富可以衡量的。
老头又道:“不过文联日子不好过,县里不给钱,好过工作都没法开展,我去了估计得给拉一点赞助,让那些老家伙都闭嘴,不然估计会有人说三道四的。”
不过别看这玩意小,但干活效率不差。
老家伙们纷纷赞同,反正也没什么事情干。
有点像玉,不是那么硬,还有一点润。
候车大厅外面就是一大片空的地。
放在澳洲,三万亩地就是小农场,曹斌的那个牧场占地四百多平方公里,换算过了足足有六十多万亩,在澳洲也就那样,跟那些上万平方公里的级牧场没办法比。
姜宁比较客观:“那些话听听就好,世上当然没有天堂,只能说是各有优劣,澳洲虽然也热,不过气候和咱们这里差不多,热也是干热,不像南方的湿热,看着不到三十度,身上却一直在出汗,不过三亚是真的好,冬天那边很舒服。”
不过三人显然是经常去野外科考,体力都挺棒。
积善之家必有余庆。
看到到一个二十多岁的年轻人走过来,问道:“是林总和曹总吗?”
姜宁道:“二十五。”
一边摘一边吃。
姜宁就脱掉大短裤,穿着泳裤跳进了池子。
抹了把脸上的水珠,睁开眼睛看姜宁。
林哲明和曹斌下了火车,吸了一口大西北干燥的空气。
该摸鱼的摸鱼。
姜宁说个不停:“现在出来,然后大口吸气。”
宋主席道:“文联工作难啊,你也是文联的老领导,是不是该给拉点赞助?”
……
进出都很方便,下了火车两三分钟就能出站。
可惜下午没有好运眷顾,再没捡到五行之源。
姜宁道:“要什么风度,我只跟我老婆讲风度。”
姜宁不是专业教练,也不会循序渐进的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