波波维奇把最后的收官战交给了邓肯。而胡浩南则把相应的防守重任交给了年轻的约基奇。也许胡浩南感觉用防守更加出色的奥登来对位邓肯会是一个更好的选择。但他还是最终选择了约基奇。像邓肯这样历史级别的对手,真的是要且战且珍惜。胡浩南还是希望能给约基奇更多磨炼的机会。比赛继续。邓肯第一次进攻就用假动作骗过约基奇,突破后杀入篮下后完成一记漂亮的勾手投篮。胡浩南特别注意了下约基奇,后者看不出有任何表情。他只是捡起篮球,然后一脚踏出底线,把球发了出来。利拉德持球推进,到了前场把球交给约基奇。约基奇观察了队友位置,当利拉德走身边走过时,约基奇一个手递手传球,顺势帮着做了一个坚实的掩护,牢牢的把帕克挡在了身后。利拉德接球,拔起出手三分。篮球直钻篮筐。裁判给出了一个三分有效的手势。……玫瑰花园球馆给利拉德这记果断的三分送出最热烈的欢呼声。约基奇和利拉德凌空击了手掌。胡浩南在为这个精彩的进球而鼓掌的时候,眼神中也闪过一丝失望。他原本希望约基奇能在这个时候扛起球队的攻坚大任,结果约基奇还是选择了传球。这感觉就像原以为三旬老汉会自己收下比赛,结果却传了个球。一个回合如此,可以说是偶然。但是下个回合,当巴特勒的切入有了更好的机会时,约基奇依然选择了分球……胡浩南算是看明白了,约基奇的篮球理念里依然是“合理篮球”的基因。这或许可以称得上是欧洲篮球和美式篮球之间的区别。前者注重的是团队,讲究的是机会。而美式篮球注重的是自我,比拼的是英雄。所以当利拉德和巴特勒在这种关键时刻接到篮球,他们会本能的优先考虑自己是否有机会。而约基奇则会第一时间看得是场上是否有更好机会。理念不同,呈现出的篮球形态也就不同。想明白这些,胡浩南就不再强求约基奇,他请求暂停,继而布置战术。既然约基奇愿意去做这张弓,那么作为主教练,他就要先把这张弓拉开如满月……弱侧奥登与利拉德的无球挡拆,侧翼巴特勒和伊戈达拉的无球切入……这一切一切的战术跑位都是围绕约基奇而进行。只有在队友战术跑位失败之后,才会由约基奇执行最后的单打战术。可以说,这是当前最适合约基奇发挥的篮球环境。约基奇自然打得是如鱼得水……开拓者打得出色,马刺的布置也不含糊。邓肯和阿德的高低位策应,邓肯和帕克的高位挡拆……邓肯开始主导马刺的比赛。对于马刺这些常规战术,胡浩南都有防备,马刺其实讨不到太多便宜。但是当邓肯开始和伦纳德打出无情挡拆的时候,胜利的天平开始朝马刺方面倾斜。因为……开拓者顾此失彼,防不住。当比赛进行到最后一分钟的时候,马刺凭借伦纳德接住邓肯的掩护,迎着约基奇的干扰完成了一次无情的中距离跳投。马刺完成反超,98-96。紧接着,开拓者进攻,约基奇在队友跑位失败后,单打邓肯,他的脚步骗过了邓肯,但他的挑篮却是滑筐而出,不中。阿尔德里奇摘下这个后场篮板,然后牢牢地把球抱在了怀里。波波维奇看到这一幕,嘴角露出一抹胜利在望的微笑。真的,马刺太会打这种关键球了。波波维奇冲着场内,左手比了个“2”,右手比划了个“4”。不用猜也知道,他是要马刺球员充分利用24秒进攻时间,打一个成功率……帕克有节奏的压着时间,利拉德虽然很想把球抢下来,但老道的帕克丝毫不给机会。直到时间进入最后10秒,帕克才开始有所动作,他和邓肯打出高位挡拆,邓肯接球后直插篮下,一记有些勉强的扣篮把球放进篮筐。马刺拿到100分,取得了4分领先。胜利又朝马刺走近了些。开拓者则站在了悬崖边。这一次进攻,开拓者必须打进——胡浩南请求暂停,布置进攻战术。就在这时,一个人站了出来,这人不是别人,正是他们的队内得分王——达米安-利拉德。“头儿,这球交给我打!”“我一定能把球投进!”利拉德着急啊……他承认围绕约基奇打起的篮球思路清晰,运转流畅。但这种篮球进攻有一个缺点,就是战术跑位发动需要时间。常规时间段进行这种战术跑位自然是一点儿问题都没有。但打到现在……开拓者最缺的就是时间。更重要的是,篮球在运转下不一定能打到自己手中……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后面更精彩!利拉德急啊!他需要接到篮球!他就需要来自主教练的支持!所以他向胡浩南提了出来……心中忐忑!毕竟自家老大那不是一般的有个性——好吧,其实就是倔脾气!利拉德还在脑海中努力寻找说辞,想着如何用简洁的语言来说服胡浩南。但出乎意料的是,胡浩南想都没想就同意了。而且,在胡浩南早早画出的战术板上勾勒出的战术就是他最:()冠军教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