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时此刻,赵宣宣注视唐母,犹豫片刻,然后笑着点头,高兴地说:“婆婆,好啊。”
她暗忖:如果我说不要,恐怕婆婆觉得我嫌弃她的东西,反而胡思乱想。
唐母一听,也跟着高兴,主动拉赵宣宣回内院,去她屋里拿私房钱。
像分香饽饽一样,她分一堆铜板和银子给赵宣宣,又分一堆给唐风年。
“这是给你的。”
“这是给风年的。”
“还要不要?”
之前,她想分给乖宝和巧宝,但她们俩每次都把自己的私房钱匣子拿给她看,她们不缺钱花,不要她的。
唐母平时也没有花钱的机会,钱放在那里,空虚寂寞冷。
赵宣宣心里唏嘘,脸上却显得很开心,向唐母道谢。
唐母比她更高兴,笑眯眯,眼角的鱼尾纹深深的、长长的,如同快乐的鱼儿正在畅游。
她叮嘱:“宣宣,花完了再来找我要。”
赵宣宣点头答应,拿着钱走出去,恰好被王玉娥看见了。
王玉娥问:“宣宣,你拿亲家母的钱干啥?”
赵宣宣啼笑皆非,小声解释:“婆婆发钱给我和风年,我收下,她反而更高兴。”
王玉娥叹气,暗忖:亲家母的怪病越来越严重。在这个家里,风年和宣宣的钱最多,钱少的人反而给钱多的人发钱,哪有这种道理?
赵宣宣回内室去,把唐母给的钱单独放到一个匣子里,然后用账本登记,一清二楚。
因为她爱记账,所以家里的每一笔钱都显示在账本上。
账本像书一样,挤满书架。
这会子她心血来潮,把账本拿下来翻一翻,查账,然后就发现家里存的闲钱太多。
匣子里的钱如同死钱,不会钱生钱。
她想把死钱变成活钱,于是去找王玉娥和赵东阳商量。
王玉娥道:“我有五百两银子存在祥瑞钱庄里,利滚利,挺好的。”
“过两个月,正好取出来当回老家的路费。”
赵东阳却不赞同,说:“你图人家的利钱,却有失去本钱的风险。”
“不如买宅院、买铺子、买田地山地,每月还能收租。”
赵宣宣赞同后者,说:“爹爹,你明天去会一会京城的掮客,多摸一摸行情。”
“乖宝不小了,咱们该给她准备嫁妆。我听欧阳大少奶奶说过,在京城,陪嫁铺子、宅院和田庄,最有面子,赛过那些金银财宝。”
王玉娥忽然收敛笑容,说:“还早呢,还要等好几年,不急。”
“咱家孩子是宝,多留几年,不急着出嫁。”
赵东阳抚摸胖肚皮,干脆果断,说:“有备无患,多买一些。”
买买买,这是他最爱干的事。
当初,刚来京城时,他们买不起京城的大宅子,连租院子都只能勉强租十两银子一个月的,还要靠卖烤鸭补贴家用。
如今,情况不一样了,随着唐风年官儿越做越大,高官厚禄,他们花钱可以越来越大方。
赵东阳甚至畅想,像司马夫人那样,搞个蟠桃庄,种一大片果树,果树下面养鸡鸭鹅,还有水塘,用来种莲藕,长荷叶,开荷花……
说不定可以把岳母王老太和大舅子王玉安接过来,让他们住田庄里,免得他和王玉娥每年花两三个月赶路回老家去,奔波来,奔波去,路途那么远,累得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