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百多公里,国内跑高速也就两个小时的车程。当然,这只是理想的状态……非洲的高速公路怎么样不知道,眼前的从边关通往目的地的却只是一条泥土路。
泥土路坑洼难走,车速都很难超过五十迈。
车子出了小镇不到五里,战争的气息扑面而来。道路两旁随处可见丢弃的车辆,时不时的便能看到大型动物的尸身骨架,有时甚至能见到野狗啃食腐肉的场景……
车子开出不到十里,道乙让停车了。
坐在副驾座的道乙感觉如坐针毡,浑身不安。
这是对于危险的先天感应,道乙觉得如果自己坚持坐在车上,会很危险。
坐姿太低,视野受限,关键是有着汽车玻璃铁皮的阻隔,气机感应灵敏度下降了不少。
汽车在路上停下,其他三人暗自吃惊。
最终,常九问了:“道乙,怎么啦?”
“这一路走来,路上居然没有一辆车,我觉得很危险。”道乙皱了皱眉,又说,“我不坐这里了,我到货厢去站着。对了,你们的枪要不要拿出来?”
面临选择了……有枪在手便有战力,对于对手便是威胁,出于先下手为强的原因,可能会招来无辜的火力。
没有了枪,赤手空拳,战力自然下降。
如果把枪藏在车里,被人远程发现倒不至于,又怕有人拦车查车。
手机上的资料较为详细地解说了当地目前的状态,可以用乱成一锅粥来形容。
明面上打仗的有政府军和反政府军,可战争一起,各个部落都武装了起来。
杀人放火、拦路打劫什么的,早已司空见惯,习以为常。说句不好听的,就是人死了,都不知道该找谁负责。
这种情况,需要临阵的经验来作出判定,道乙看了看常九,希望他能拿出个方案。
常九沉吟了一下,又看了看另外两人:“你们的意见呢?”
“我们是记者,拥枪不好吧?对记者开枪,在各个国家都是犯忌的事。”彭敏有些理想主义。
“我们把枪放在车上,枪上不装子弹,应该没问题吧?”王英显然更相信手中的枪,“兵荒马乱,车上带枪应该没事吧。”
道乙让他们拿枪,就是怕与人远距离交火,如果距离近到可以看清车内的枪……只要对方不是修行者,还有他们找事的机会吗?
最终常九给出的答案是先不拿枪。
“行。”道乙点了点头,觉得自己身上的担子更重了些。要是有人从远处袭击,道乙就是唯一可以随时反击的人。
道乙上了车厢,在车厢上架起了相机……扮演摄影记者真好,长焦镜头堪比望远镜,远处的细节想看哪看哪,还清晰无比。
车子再往前没走几公里,就碰到武装人员拦截……还好,这次是国防军,是隶属于现在政府的力量。
国防军还颇有纪律,在检查了道乙一行的通关文件后,又对车辆、行李检查了一遍,便宣告放行。
负责检查的士兵还很好心,提醒再往前就是叛军和部落的辖区,也就是真正的混乱之地,要道乙他们小心。
士兵是好心,但车子刚开动时,道乙就在汽车的反光镜里发现他们的头竟然拨打起了手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