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点看小说网

八点看小说网>旧五代史从哪里辑录 > 第1章 谢瞳(第1页)

第1章 谢瞳(第1页)

谢瞳,字子明,福州人士,生于唐朝中晚期。咸通末年,科举之路对于无数寒门子弟而言,既是梦想的,也是命运的转折点。谢瞳,这位来自东南之隅的青年才俊,怀揣着对知识的渴望与对未来的憧憬,踏上了赴京赶考的长途。长安,这座古老而繁华的都城,见证了无数士子的荣耀与落寞。然而,命运似乎对谢瞳开了个玩笑,连续三年的科举考试,他都未能如愿以偿,那份金榜题名的荣耀似乎总是遥不可及。但谢瞳并未因此气馁,他深知,真正的才学不仅仅体现在一纸试卷上,更在于能否在乱世中寻得一方天地,施展自己的抱负。广明初年,一场前所未有的风暴席卷了整个大唐帝国——黄巢之乱。黄巢,这位出身草莽的枭雄,以雷霆万钧之势攻占了长安,一时间,天下大乱,群雄并起。在这样的背景下,谢瞳做出了一个改变他命运的决定——投靠太祖。太祖,一位慧眼识珠、雄才大略的领袖,对于谢瞳的加入,表现出了极大的欢迎。自此,谢瞳成为了太祖身边不可或缺的智囊,几乎每日都陪伴左右,为其出谋划策,共谋大业。当太祖占据同州,意图在此地站稳脚跟,扩展势力时,谢瞳被委以重任,担任了关键职位。然而,好景不长,太祖在与河中的军队交战时,遭遇了连续的挫败。面对这样的困境,太祖心急如焚,接连上书黄巢请求援兵,却未曾料到,这些求救的信件竟被黄巢的伪右军都尉孟楷私自扣留,未予上报。这一举动,无疑让太祖陷入了更加被动的境地。在这紧要关头,谢瞳展现出了他非凡的政治敏锐和深邃的战略眼光。他深知,继续依附于黄巢,前景堪忧;而适时地寻求新的出路,或许能够扭转乾坤。于是,他找到太祖,一番肺腑之言,直击要害:“黄巢虽拥兵数十万,乘唐朝长期安定、民不习战之机,趁势而起,攻陷两京,但其窃据伪号,用人不当,已失人心。今将军勇猛无双,在外浴血奋战,而孟楷却专事阻挠,使您的奏章无法上达天听,您在下面受制于平庸之辈,无法自主决断,此乃国家破亡之兆。况且,唐朝土德未衰,外援四集,漕运畅通,日日以收复失地为己任,将军宜早做打算。”太祖听后,心中豁然开朗,他深知谢瞳所言非虚,自己心中也早有此意,只是未曾有人如此直白地点出。他拍案而起,豪迈地说:“吾意已决,子明之言,正合吾心,吾复何疑!”次日,太祖便果断行动,诛杀了伪监军使,率全军归顺了河中的王重荣。王重荣对太祖的归顺表示了极大的欢迎,并上表朝廷,推荐谢瞳为检校屯田员外郎,赐绯衣,命其出使蜀地。这一任命,不仅是对谢瞳才能的认可,更是对他忠诚与智慧的奖赏。唐僖宗闻讯后,大为高兴,亲自召见谢瞳,咨询国事,赏赐丰厚,并因其功劳授予他朝散大夫、太子率更令的官职,赐紫衣,任命其为陵州刺史。谢瞳在陵州的治理,展现了他卓越的行政能力和深厚的民本思想。他勤政爱民,兴修水利,发展农业,使得陵州在短短一年内便焕然一新,百姓安居乐业,经济文化都有了显着的提升。一年后,谢瞳改任检校右散骑常侍、通州刺史,他在新的岗位上同样表现出色,四次考核均获佳绩,政绩斐然。秋天,任期结束的谢瞳前往蜀地觐见皇帝,太祖派人隆重迎接,足见其在太祖心中的地位之重要。龙纪二年,谢瞳抵达东京(洛阳),太祖对他的接待更加热情,不仅赐给他府邸和别墅,还赠予千金,并上表推荐他为亳州团练使兼太清宫副使,加封检校工部尚书。这份荣誉,不仅是对谢瞳个人能力的肯定,更是对他忠诚与贡献的高度赞扬。然而,谢瞳并未因此满足,他深知,真正的战场不在朝堂之上,而在那烽火连天的前线。那年冬天,太祖出征淮南,路过亳州,谢瞳主动请缨,请求留在太祖的幕府中效力。太祖深感其诚,上表推荐他为宣义军节度副使,并让他担任两使留后。这一任命,意味着谢瞳将承担起更加艰巨的任务,也预示着他将迎来更加辉煌的未来。在滑州(宣义军所在地)的十三年里,谢瞳以其卓越的领导才能和深厚的民本情怀,使得部内人口增加了约五万户,兵力也壮大了数千人。他治理有方,经济繁荣,军力强盛,赢得了百姓的衷心拥护和朝廷的高度评价。因此,他屡次升迁,直至大中大夫、检校右仆射的职位,成为了唐朝末年一位举足轻重的官员。然而,英雄也有迟暮之时。谢瞳在滑州度过了他人生中最为辉煌的岁月,也在这里走完了他的一生。他的离世,对于太祖而言,无疑是一个巨大的损失;对于滑州的百姓而言,更是失去了一位深受爱戴的父母官。开平初年(公元907年),朝廷为了表彰他的功绩和忠诚,追赠他为司徒。:()旧五代史品读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