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这艘船上,还有几个做木匠活的手艺人,他们在船上就开始做大的木桶和木盆,因着沙漠里的水资源有限,所以他们需要用大的木桶运水送过去。
宋暖没有去过玉城,对那边的情况是不了解的,倒也没有多想。
把水引过去肯定是不可能的,现代的技术是没有办法引用到古代的,还得等到了那边以后,才可以知道是什么情况。
走水路的第二日,天空就下起来绵绵细雨,看着两岸的风景,倒是有一种别样的景致。
长孙长泽和宋暖还是同住一屋,但却分别睡的两个榻。
水路足足走了十日,他们才从最近的渡口上岸。
岸边,有东方府的人来接应。
他们此时在离着玉城一百多公里的渡口,从这去玉城,还要走一日半才到。
上了马车,宋暖倒也觉得身子有些沉。
到第二日午后,他们的马车才浩浩荡荡的来到了玉城。
玉城前五十多公里是一片绿洲,但到了玉城,却是截然不同的两幅画面。
风沙十分大,那约莫三十米高耸的城墙全部都被黄色的尘沙所覆盖,城门是关着的,并没有人,人是在城墙上,看到他们,就看到一个年约三十岁左右的男子从城墙上飞身而下,在了他们的面前。
再看着他们的马车,这才客气的问道:“是京都来的少将军长孙长泽吗?”
“正是在下。”
长孙长泽站在马车前,朝着来人拱手作揖,“在下长孙长泽,奉命前来玉城种植农作物。”
“新帝简直是在胡闹。”男人一身正气的斥责道:“也不知京都到底是出了什么事,竟然让少将军行军打仗之人来做这样的事。”
“无妨,司农司温大人不也一起来了。”
温如新也适时地过来,对着男人作揖,“在下温如新,是司农司的大司农。”
“温大人。”
男人也作揖,无奈的说道:“玉城本就是这样,这些年赵大人一直都在玉城,已经带着我们到了几十公里外开垦种植,我们现在起码是自给自足,也不知这又是闹得什么?”
看的出来,男人的怨念也挺大的。
他引着他们进了城,很快,宋暖掀开帘子,也看到了玉城里面的风光。
里面的建筑是土木的,木头住的房子坐落有致的在里面,高耸的城墙将风沙都给挡了,玉城里的尘沙其实并不多,里面的百姓并不算太多,随着天气越来越恶劣,只要是有能力的都搬出了玉城,留下的,都是些老弱病残或者是不想搬离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