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下的市场,最主要的消费人群,基本为80年代后期~90年代这一批人。
年龄覆盖20~35岁之间。
这类人群随着改革开放兴起,接收了大批来自日本韩国欧美等内容。
而张冯陈等第五代导演的年龄差距,以及文化特征,都与这类人群大相径庭。
而香港导演随着回归后期北上,受一部分官方压力,自然不能放开手脚创作。
各类原因综合。
自然老一辈的导演们比不过新一代的年轻导演们。
“老孟,你这话我只同意一半,老谋子的才华是不容置疑的,而且他和楷歌导演不一样,他愿意创新,而且也敢于创新,说实话,我是真心佩服张艺谋导演的。”
乌尔善放下汤碗,插了一句;
“我也没说他们不行了吧,关键是要与时俱进,你们想想如今的观影主力,几乎都是80、90后,不考虑他们,很难在市场立足!”
徐峥琢磨囧系列的第三部已经快一年了,此时有感而发的说道:“最重要的还是剧本,只要剧本没问题,一切都好说!”
剧本,其实编剧的才华跟导演的才华一样,很吃天赋,一个好的编剧同样可遇不可求。
如果故事不够好,任你导演才华横溢也必然无力回天,但无论怎样首先你得有一个好剧本、好故事。
例如公认第一编剧大师芦苇先生,活着、霸王别姬、图雅的婚事多好啊,但是张艺谋、陈楷歌们因为一点点小事就不与这超一流的编剧继续合作,王全安的白鹿原也把原始剧本改的面目全非,吴白鸽的赤壁更是没用芦苇先生的剧本等等。
每一个工作做到极致都是非常不容易的,导演插手剧本类似于一个数学考70分的人总是去指点考100分的人数学应该怎么学,不失败才怪。
芦苇先生之前就提到,他最喜欢的就是霸王别姬时期的陈楷歌,所有意见都能听进去,有向左的地方大家都好好讨论,名气大了,变得刚愎自用,听不进去建议了,这如何能成事。
这几位虽然是著名导演,但离真正的著名,世界范围内著名的导演还有一点距离,华语导演里面真正东西方都能吃得开、成功过的导演其实是吴白鸽和李桉以及王家卫,王家卫不是类型片导演本不该放入票房比拼当中,但用以说明选贤任能的问题也是合适的。
吴白鸽在香港成功的根本是周润发和张家振,所以去好莱坞之前他是香港的王者因为这些最佳拍档一直与他共进退。
赤壁没了周润发,梁朝伟和金城武能抗票房吗?
他们什么时候扛过?
周传吉(陈楷歌张艺谋恩师)曾经苦口婆心对陈楷歌讲过,当心你的制片人(陈楷歌老婆陈红),陈楷歌不听,后面的电影怎么样大家都看到啦。
2046之后杜可风离开了王家未,蓝莓之夜能否达到花样年华、阿飞正传的好评度?
李桉从父亲三部曲到色戒都一直合作的制片和编剧詹姆斯沙姆斯在最近几部电影中都没与他合作,双子杀手和中场无战事怎么样都有目共睹。
没有什么电影是一个人可以做好的,只有把最好的人才集结在一起才有可能连续创造出佳绩。
俗话说,打人不打脸。
曾经有个香港作家,在里有个错误,读者指出来,那个作家特别不高兴,还回骂,
而且还有一帮他的朋友什么的,各种编排那个读者,
没有人觉得,读者最大,
在中国影视界,没人觉得影迷大。
那些几十年的老导演老演员,全都那么大岁数了,在他们眼里,中国人不看他们的电影,就是有问题的,至于他们拍的东西好不好,自然是可以互相吹捧,
你想到了什么?
月旦评!
东汉末年由汝南郡人许劭兄弟主持对当代人物或诗文字画等品评、褒贬的一项活动,常在每月初一发表,故称“月旦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