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这个行业现在大规模地生产出来一些低劣、赘余、有害的文化高熵体?
原因就在于上面的基本法没有被遵守与信仰……
所以不难看出,即使是那些简简单单满足“基本法”标准的演员,也是有一定门槛的。
这无关乎于专攻什么题材影视的演员,只关乎于演员本身的硬实力够不够。
现在这个圈层最大的问题,是把遵守“基本法”标准不严格的太多蝇营狗苟纳入进了这个圈层之内。
如果要向着“意义之塔”的顶端方向进阶,还要具备洞察整个社会真正跳动着的脉搏的能力。
需要演员不断地看遍世间百态,无论是最豪华的庭院,还是最低陋的城乡结合部。
即便是专攻所谓“幻想题材”的演员,也应该如所有演员一样,多读读斯坦尼斯拉夫斯基,多读读经典。
抛开剧集质量不谈,剧集因为流量明星而引发的争议同样不少。番位之争已经司空见惯,甚至衍生出限定新词“领衔男女主演”。
这里的“流量明星”大致分为两类,一类是通过一部作品而走红,如杨幂、刘诗诗、杨阳等85生花;
另一类则是以偶像身份出道,而后又转型为演员的明星,包括在韩国成团后又回归的鹿含、黄子涛,以及内地开启101时代后出道的偶像等等。
他们的共同特点是拥有庞大而纪律严明的粉丝群体。
媒体人康堤曾指出,一个人踏入粉圈,无关意愿,也无关其是否特殊,只要你拥有了流量,就必然会进入粉丝逻辑里,进而引起粉圈的争议,这是必然现象。
流量剧越来越成为“粉丝限定”,在饭圈和路人盘中间建起一道高墙,并形成了两个风向完全不同的舆论场,而这么多年以来,能够突破这道屏障的作品少之又少。
发展至今,这更像是一场明星、粉丝、剧方和平台的“合谋”:平台和剧方都需要流量明星来支撑数据,但并不成熟的剧集工业,未必有能力承载流量明星和粉丝的能量。
而在流量明星只能选择拍剧的情况下,有限的选择里反而有可能给自己的人设“减分”。
或许将问题不能简单地归咎于某一方,更重要的事在于:内容为什么被“流量”绑架了?
流量剧的喧嚣与沉默
饭圈早就意识到艺人作品热度和口碑的重要性,一旦有新剧播出,会第一时间刷播放量、奔赴豆瓣打上五星好评。
粉丝明白的事情,“黑子”和“对家水军”也同样明白,所以负面一星短评也随之而来,即使是没有原作问世的,也能像批评其他大ip一样在评论区说上一句“不符合原作”。
豆瓣评分是当今国产剧最权威的评分体系,当评分受到多方冲击、平台沦为“粉黑战场”时,观众将很难在没有看剧的前提下,从豆瓣评分中大概估量出一部剧的质量——毕竟观众的时间有限,可选择的剧集太多,直接从剧集kol获得评价评价似乎又不够“全面”。
他们在微博直接搜索剧名也得不到答案,剧名的因为相关搜索结果会被流量粉丝刷出的数据微博和好评占满。
甚至,就算观众想要客观评价一部戏的制作和剧情,一旦剧集有流量明星参演,最终输出的内容便总是绕不开流量的演技话题。
即使有用户想客观评价剧情,但微博等平台的讨论也会最大程度地偏离剧集本身,反而将重点放在流量明星身上。
久而久之,部分观众出现了类似“一刀切”的选择心理,即有流量明星参演的剧,可以直接放弃。
采用流量明星演戏的影响,不止发生剧集生产后端的营销层,在项目筹备前期和执行的过程中,流量明星们同样可能“影响全局”。
在选角时,片方和平台因为招商、数据等现实问题,会形成重视热度、用流量演戏的恶性循环。
而流量明星进组,意味着剧组需要支付高额的演员片酬,片方的制作成本和平台采购成本水涨船高增加,很容易压缩剧本等方面的支出。
早在2017年,网络视听节目协会等行业组织就联合发表过意见,提出全部演员的总片酬不超过制作总成本的40%,其中主要演员不得超过总片酬的70%。
由于剧方需要依赖流量明星的热度,那么当流量明星进组后,剧组的话语权会在一定程度上让渡给流量明星。
“在行程编排上,比如剧组今天要转场,要拍很多,但这个流量今天可能今天到了几点就要走,要请假,或者跟男女朋友吵架了,心情不好,就是不想拍,”艺人经纪老孟告诉毒眸,“这种时候剧组让步,把其他演员调过来拍别的戏,这种情况还是有不少的。”
有海报设计的从业者告诉毒眸,明星方有时会直接对海报制作团队提出需求,比如磨皮、打光甚至番位要求:“可能一个画面有4、5个人,都是一样的光线、统一的氛围,他她的要求就会让那个人在画面里特别跳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