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诗赋论各一首、贴经十帖、墨义十条。
题目不多。
最关键的是诗赋,经义考《论语》和《孟子》,需要合格,但比重低上许多。
所以其他考生的目光,几乎都集中在诗赋上,唯独狄进看了看诗赋的题目,在脑海中自己整理的西昆体题库里面核对了一番,露出胸有成竹之色,然后看向经义。
这个年代,经义的比重确实低,策问更不是必考,全看考官出不出,但他的目标可不是考过解试,成为平平无奇的举人。
在争排名的前提下,所有题目都要力求完美,如此才能服众。
狄进将贴经墨义也仔细审题一遍,稳稳提起笔,开始答卷。
大半年有针对性的学习成果到底如何,今日第一场科举,就要初见分晓!
头名解元,非这位学子莫属!(等待更新)
“咚咚——”
当考场中响起了一阵紧似一阵的锣声,解试结束了。
由于如今题目较少,不必如后世那般,吃住在考场,前后持续三天,发解试就是在一天之内考完。
这对于狄进来说自然是好事,古代的卫生条件不尽如人意,考场也不可能经过多么细致的打扫,又是八月的天气,如果人真要在这里面窝三天,那自己
佛法做不到的事情我来做(第一更)
相比起国子监内不为外人所知的阅卷过程,狄进与公孙策各自带着亲友仆婢,行走在京师街头,准备找一家酒楼吃饭。
狄进很少出来,一路上基本都是公孙策在介绍:“北边那条就是朱雀街,最是出名的正店便是状元楼,开在国子监对面,当真是用心良苦,每逢科举之年,此处绝对是京中最炙手可热的地方,呵!状元状元,不就是求个吉利嘛!”
狄进心想并州也有啊,生意同样是一等一的红火,这个连锁品牌在重视科举考试的朝代当真是无往而不利,里面的拥挤程度也可想而知:“我们倒也不必去凑那份热闹……”
公孙策一展折扇,十分得意:“仕林毋须担心,我于半月前就订好了席位!”
狄进:“……”
那你批判个什么劲?
不过既然公孙策订好酒楼了,狄进自然也不会拂他的心意,一行人朝着状元楼而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