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人匆匆就去了,连同其余重臣,连夜就忙碌起来了。杨于淳忙得连饭都没顾得上吃,只饶是如此,次日还他还吃抽了一点空,赶了韩家别院一趟。告知了郇王并未表现出什么不好的态度,让韩家人莫要急慌自乱阵脚。杨于淳肃然:&ldo;姨母琮弟放心,我定会全力维护韩氏!&rdo;……但其实连杨膺都不知道,郇王早心意已决。他当初之所以接纳韩氏,不过权衡形势之后的选择罢了,作为一个鹰派君主,他心里应其实更偏向直接强取豪夺的。很难说没有不甘和遗憾,毕竟底下弄这件事,已经弄了长达四五年之久。所以几乎是水灾刚有苗头的时候,往昔因审时度势而压下的念头,又重新冒起头来。杨膺确实足够了解郇王,其实不用他提议,在接到郇河大决急报那一刻,郇王就拿定主意。之所以没有表露出来,全因爱惜杨于淳。杨于淳虽和郇王有些理念不合,但作为一个君主,他还是非常爱惜像杨于淳这样少年英才又鞠躬尽瘁,对朝廷对国家尽心尽力的能心腹能臣的。为了杨于淳,他可以缓一缓,先让人劝服他之后,才再动手。这个任务,郇王交给公羊夷:&ldo;伯钦中直,劳老师费心了。&rdo;公羊夷其实也惋惜韩氏,但事到如今,他拱手:&ldo;是。&rdo;郇王往后靠在凭几上,端起茶盏呷了口。也怪韩氏命不好,上天注定他还是得采用一开始的计划。当初栗氏及其他针对韩氏的布置,花了这么多年时间,当然不可能就这么直接废了,表面是陆续撤去,其实是由明转暗。用不上无碍,倘若日后形势有变,立马就能用上。没想到,还真一语成箴。郇王招手,让陈堂上前,低声吩咐几句,&ldo;加派人手监视韩氏。&rdo;……郇王和公羊夷的对话屏退了所有人。当韩氏还是有感觉的。第一,是根据郇王为人行事以及当年旧事所做的判断。第二,太子丹那边的消息。太子丹在郇王宫和郇朝廷都有许多眼线,他密切关注郇王,郇王私下召见公羊夷的事他察觉了。另外最重要一个,太子丹等人对郇王的了解非常深,几乎不用探,他们就断然,郇王必不会挪动军资的,他必会另行设法。这个设法,韩氏首当其冲。第三,罗平发现,有人监视韩家别院。种种痕迹,归于一处,洪灾一发,瞬间打破昔日好不容易斡旋得出的平衡。韩氏处境只怕危如累卵。&ldo;怎么办?&rdo;所有的人,都集中在大厅,心腹亲卫里三层外三层守卫,罗平亲自检查过几次折返,确定无碍,大家才敢开口议论这件事。急如热锅上的蚂蚁,孙氏坐不住,攥住儿子的手,焦急来回踱步。韩琮紧紧抿着唇,一下子遇上这等大风浪,他倒是竭力左思右想,可到底年少经历浅,未曾得法。他自幼又体弱多病,一急,唇色发白,焦灼看着厅里老家臣老心腹们,只盼他们能想到方法。可韩渠陈孟允他们能有什么好办法?他们是很好的辅助者,但到底不是掌舵人,能力还有最重要的是身份使然,注定他们无法在这错综复杂的危机关头上孤注一掷。此等大事,非得一个有魄力的掌舵者去主持大局不可。一连大半月,韩渠冯念等人嘴角一大串燎泡,为防露端倪,他们还用针刺穿抹上口脂,私下黄连药茶不断嚼灌。可现在,黄连药茶都不管用,一夜之间口舌嘴角燎泡如雨后春笋,疼得吃不下饭,可也没人顾得上。韩渠顶着韩琮视线,心焦如焚,来回踱步,这大半月来他是生生老了几岁。陈孟允霍站起:&ldo;不能再等了,我们得立即传信给主子!&rdo;所有人刷地看过来。半晌,韩渠气道:&ldo;好啊,好你一个陈孟允,你知主子下落,竟,竟一直不吭声!!&rdo;他气苦,从主子离家到现在,足足找了一年,一直都没停过,这个陈孟允明明知道,他居然一直不说?陈孟允叫屈:&ldo;这是主子之命。&rdo;&ldo;我也不知主子身在何方,只是主子曾命我撰写局势变化,我也是主子离家后在来信,才知主子之意。……我只管传撰写,传至何处我也不知啊!&rdo;大家也顾不上吵吵这个了,韩渠赶紧催促:&ldo;那你还不快点写!!&rdo;……陈孟允飞速撰写急报,这封急报,再第三天的深夜,送到韩菀的手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