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明治邓连茹夫妇又坐了片刻,起身告辞。将他们送出门后,邓伯勤忍不住说道,“爹地,这事……说起来还是二妹理亏在先,咱家掺和……合适吗?”
冯锦美是邓老继室,与邓伯勤的关系一向不太好,难得这次两人站在一边,点头附和。
邓老靠在轮椅背上,抬头看看两人,忽地一笑。
“三十年前,我邓家就定下‘趋英亲中’之策,这一原则,你不要忘了。”老爷子伸手拍拍推轮椅的邓永强的手背,“阿强,你也不要忘了。”
所谓“趋英亲中”,其实就是跟着英国人走,但要和中国保持良好的关系。
这一原则,其实不止邓家,很多香江富豪家族都是这么干的。
而这一原则的提出者,就是眼前这位坐在轮椅上的老人。
与之相对的是霍老提出的“趋中亲英”,在香江也有一众支持者,譬如现在的卢家。
“趋英亲中”和“趋中亲英”,有共同之处,那就是不交恶某一方,这是华人的处世哲学。双方的侧重点不同,那就是“追随的对象”。这两个政策的界限模糊,可以左右摇摆,妙用无穷。譬如塑料花李,早期是“趋中亲英”,临老了,又改为“趋英亲中”。
邓老重提旧事并由此引开。
“卢家那小子,别看他现在闹得挺欢实,可根基不实。只看看他的投资策略,昨天国内,今天台北,明天英国,后天又是法国、美国,看似四面下注,实则飘忽不定,根基浮浅。”
“香江现在还是英国人的香江,他这么闹腾,英国人不可能没意见的。”
说到这,老爷子呵呵笑了两声,“刚才唐明治的态度,就足以说明问题。这次事情,我猜测,八成有港府英国人在背后支持!所以呀……”
他抬头看了眼长子邓伯勤,“这次我们要站在你妹妹一边,这才是‘趋英’!”
…………
卢灿一向自诩与人为善,根本没想到,在港岛竟然有着如此庞大的势力,早已经看自己不爽!
下午五六点钟,两件事情引爆香江媒体。
其一是邓连茹召开新闻发布会,就昨天宣讲时提及的那句话,做出特别说明。
在新闻发布会上,她坦言,宣讲中的某些话语欠妥。
不过,她又紧接着做自我独白——说那番话时,她的本心,只是希望港岛企业家更爱港,与她一样,将毕生精力,放在香江的民生与发展上,而不是说某些企业家不爱港。
还请被波及的人,谅解一二!
说完,她还深深鞠躬以示歉意。
当然,卢灿在电话中“威胁”,邓连茹并没有在发布会现场说出,大概是想着留作后手。
其二是《天天日报》晚报版,刊载对纳德轩珠宝销售总经理田乐群的特别专访。
卢家几乎没人接受过专访,这还是第一次。
这篇专访中,田乐群详细列出,卢系资本在港创造就业三十八万多个,去年缴纳利税超过四十二亿港元,赞助各类公益项目及捐赠各种善款超过两亿港元。
如此企业家,被人说成“不爱港”,着实让人心寒!
这篇报道的结尾,田乐群更是直接说,“认为卢家不爱港的人,要么眼光狭隘,要么性格偏执,因此,这种人不适合出任任何港府公职!”
一场新闻发布会和一篇专访报道,将卢家和邓家矛盾,直接暴露在所有市民的眼前!
顿时掀起轩然大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