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点看小说网

八点看小说网>相宝2免费阅读全文 > 第472章 比德朗润(第1页)

第472章 比德朗润(第1页)

没理会骆兆平和胡姐的对话,卢灿对靠过来的销售招招手手,又指指这方砚台,“能拿出来看看吗?”

砚台被托着拿出来,放在卢灿面前。

卢灿先拿起盒盖看了看,水柳木,桃形,裂纹密布,盒盖上楷书篆刻,描金,金漆已经剥落大半,不过,依稀还能辨认出是个“风”字。

再拿起砚台,入手微沉,黑中泛紫。卢灿拿着砚台,对着灯光照了照,墨污之下,间或还能闪现一缕金黄。呃,这是典型的带星歙砚。

所谓“带星”歙砚,是指歙砚中的一种。

歙砚砚石中通常会含有一定成分的黄铁矿晶体颗粒,在研磨成砚台之后,这些晶体颗粒呈现金黄色,点状分部在青黑色的砚台中,如天空闪烁的星斗,这就是带星歙砚。后世人们又根据金星分部特点,分为“牛毛金星”“金晕金星”“金花金星”等。

手中这方砚台,究竟是哪种带星歙砚,暂时看不出来,还需要将墨污清理干净。

不过,这方砚台,卢灿已经准备拿下。

继续细看。

砚台厚约一寸,最宽处约十五公分,高度约二十公分。

砚塘倾斜向下,砚台顶部有一道月牙砚心,为墨槽。因为这道墨槽,再加上整体造型从顶部往下,外撇呈‘风’字形,因而又有“风砚”之称。

“风砚”可谓宋代砚台中的名品,许多诗词中都提到过“风砚”。

“江风摇青灯,风砚尘欲满”是南宋祁门诗人方岳的《寄陈国录》。还有诸如“锦堂人住处,帘风砚水,几案无尘”“垂裙风砚烧馀半,奈赋情非旧”等等。

宋代风砚,绝无仅有,连卢灿都没见过实物,至于他手中的这一方……自然也不是。

这是清代乾隆爷的风雅仿品。

弧形顶部为楷体铭文“仿宋天成风字砚”;砚台底部行书铭文,是十全皇帝的烂诗——“庶征有五风惟殿,休咎之间圣蒙辨。赵宋制斯风字砚,曰时曰恒其义见。”

铭文旁,刻隶书双印——“比德”“朗润”。

虽然不是宋代风砚,可能在这里寻到一方乾隆爷的御用仿风砚,也是不错的收获。

将砚台放在一边,再看看底托,依然水柳木,盒内底衬有锦缎,当然已经漆黑麻污,外底则炭烧“木作三间”四字——清内务府的木作三处,给这方砚台配的砚盒!

卢灿嘴角翘翘,没想到,竟然连盒子都是原装的。

将砚台收入砚盒中,在盖上盒盖,他朝面前的售货员微微一笑,“这方砚台,什么价?”

“我……我看看价目。”女售货员正在瞟着温碧璃的长裙,被卢灿一问,慌忙扭过头捧出厚厚的价目本——文物商店的货品,并非工厂产品,经常会有价格调整。

她很快报出数目,“这是清代砚台,前天我们店里收的,外汇券的话……一千二。”

卢灿一怔,很快反应过来,应该是店内的鉴定师没看出来,这方砚台是乾隆爷的御用品,否则价格不会这么低。

想想也能理解,砚身铭文中,并没有出现乾隆的常用钤印,只有“比德”“朗润”两枚印文。对乾隆研究不深的人,还真不知道这是十全皇帝的闲章。

“比德”“朗润”款是乾隆皇帝经常用在玉石、砚台等文玩上的铭款,算是乾隆的自夸吧。

“比德”出于《礼记》中今人耳熟能详的“君子比德于玉焉”。

“朗润”则见于《周书·高琳传》,说高琳的母亲遇见一石,光彩朗润,遂持以归,晚上梦见仙人告知,此乃天地之精华,持之可生子,生子则聪慧。

两印一起用,即表明对器物的温润体验的赞美,也传达持有者的君子之德。

得,算是个小漏。

卢灿对田乐群努努嘴。

骆兆平探头过来,想要看看卢灿买了啥,结果,卢灿已经盖上砚盒,握在手中,很明显没打算给他看——卢灿不确定骆兆平是否认识此砚,如果认识,这件货品明显犯规——有违1795法则,不能出口。

本着多一事不如少一事的原则,卢灿才不打算给骆兆平过目呢。

田乐群快速取出一叠外汇券,又让对方开了张票据。

快速拿下!

骆兆平很想问一句,迟疑了一下,毕竟,双方不是很熟。就在这空当,那位胡姐带着一位六十来岁的老者下楼,骆兆平也就顾不得问,抬手对卢灿示意,“卢先生,这位就是文物商店经理董一平。老董,这位是香江卢灿卢先生,也就是年初来我们这考察的卢嘉锡卢教授的嫡孙。”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