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仅仅是袁术那边的人,董仲颖的人也想要看看徐晃究竟是拥有怎么样的能力,可以让他们尊敬的相国跳过诸多的统帅,亲自点了他的将。徐晃的勇武,他们是佩服的,毕竟这件事情是经过吕布认证过得,但是如何统兵,能否担任一方大军的主帅,这是没有被验证过的。毕竟之前,徐晃也只有单独带领一支军队统帅的经历。统领一支军队,只需要服从主将的命令,在战场上临机决断一些事情。而担任一方大军的统帅,那需要管理的事情就多了,从行军的路线、战略的目标、补给的安排、麾下军队的统筹,甚至还要考虑到麾下那些将军的资历等等情况。说实在的,这样的活不好干,需要非常考验主帅的能力。而徐晃到现在交出来的答卷只能说是中规中矩。行军的路线中规中矩,安营扎寨中规中矩,甚至连抢先加强武关的防御也中规中矩。毕竟秦楚打了这么多次仗,在史书或者兵书的字里行间中对于关中如何防御从荆州方向上的攻击,都写在了字里行间之中。只要是个统帅就知道,只要堵住了武关,一切都没有问题。当孙贲试探性进攻武关的时候,徐晃的防守也只能说十分的稳健,没有什么错处。所有人对于徐晃的评价只有两个字,那就是中人!而之后徐晃的行为,更是证明了这个中人的评价没有错。袁术的军队在武关前面搞出了很多的花招,比如伪装撤退,徐晃没有上当,伪装内讧,徐晃依然没有上当。甚至袁术的军中两支军队产生了一点小的冲突,引发了一场混乱,这样的情况下徐晃依然没有上当。徐晃就像是王八一样,主打一个绝不出战和绝不上当,准备守武关守到天荒地老。面对这样的“老实人”,袁术的部下吃尽了苦头,他们的头发不知道掉了多少,玩出了所有想出的花样,但是徐晃就是不应。甚至袁术的手下还送了女装给徐晃,使徐晃的部下,特别是那群西凉武人十分的气愤,徐晃依然一点点也不为所动。发展到最后,袁术的部下甚至在武关前解下自己的盔甲,羞辱着武关的守军,但是徐晃还是强令着不准出战。“公明,这样下去我们的军心就要散了。”作为过去徐晃的上司,杨奉对徐晃说道。对于杨奉的问题,徐晃自然不能回避,因为他清楚的知道,杨奉的观点代表着军中大部分将领的意见。“杨将军,你想要一场小胜还是一场大胜?”徐晃反问道。“我自然是希望要一场大胜。”杨奉回答。“那么现在必须要忍耐,如果我们出战,必然只能收获一场小胜,而如果想要获得一场大胜,此刻我们必须不能出战。”徐晃说道。“这就好比赌钱,当情况不利于我们的时候我们下的注必然小一些,稳妥一些,只要当情况对我们有利的时候我们就应该下重注。”徐晃试着用杨奉能够理解的话语说道。“我知道了,现在我们应该保留自己的筹码,等待着下大注的机会。”杨奉果然明白了,“但是我有一个问题,我们的军心怎么办?这样下去我们的军心就会散了。”“我有办法。”徐晃说道。为了平息部下的不满,徐晃在军议之中公然喊出了“袁术辱我太甚”的话语,他气愤的想要出战,然后突然想起了相国有令,禁止出武关这件事情。在愤怒的情况下,徐晃当着众人的面写了一封信给董仲颖,希望他可以撤销不能出武关的命令。很快,徐晃的信就到了董仲颖的手上。接到徐晃的信,董仲颖的第一个反应就是长安烟花之地的酒有问题,他怎么不记得自己下过这样的命令。假酒害人。他努力想了想,自己绝对没有下过这个命令。不过董仲颖还是将这条命令认了下来,虽然他不懂打仗,但是他懂人性,他看出了徐晃写这封信给他的意义,那就是需要他背锅。董仲颖觉得,这口锅他必须背,打仗他不行,但是背锅他可以,如果连背锅都不愿意背,他也不好意思享受着自己身份给他带来的酒池肉林。“禁止出武关。”董仲颖再一次“重复”了自己的命令,为了更好“贯彻”自己的命令,他甚至派出了董璜,他的侄子,来到了徐晃的军中担任监军,以节制他的行动。果然,袁术一来挑战,怒不可遏的徐晃就想要带队给袁术一个难忘的教训,然后董璜就拿着董仲颖的命令,站在了武关的关门内。在这样的情况下,徐晃只能够不出兵了。为此,作为徐晃副将的华雄就对同样是副将的樊稠说:“董璜那个家伙到了,我们就没有办法出战了。”樊稠的脸色有些糟糕,作为西凉的武人他也不:()不会点兵,但我依然是大汉战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