鸿胪寺。耶律南仙不得不出来和范子奇碰面,范子奇带来了宋廷的问候,事情发生后,宋廷在礼数上还是尽其所能补偿的。范子奇先是表达了让郡主受惊的歉意,也是明确宋廷会彻查此事,同时也希望双方不要误判,关于和谈宋廷并无敷衍之意。耶律南仙说道:“听闻云良阁是杨家的产业,杨元奇在洛阳和我有些交情,后来却是双方反目,宋廷给我派出的护卫林冲似乎和他家很熟,也不知道有没有关系。”耶律南仙就差直指宋廷有人报复了。范子奇心里都埋怨杨家,他认为这是不可能的事,但把柄就这么给人抓住,确实让人不愉快。范子奇把话题扯开:“事情究竟如何,朝廷已经责成大理寺彻查,各衙门鼎力配合。郡主,这事不管是谁操弄的,我们都不会姑息。事情有了眉目,我们也会及时通知夏国使臣团。”耶律南仙知道这是官面话,却很得体。查?杨家都没人抓进去,云良阁都又重开了,这糊弄我的吧!她又不能说就是杨家干的,这得证据。范子奇不接她的话,她就不便继续追究。杨家?!还是小觑了。耶律南仙恨恨的说道:“那看来我就只好坐等宋廷的彻查咯?”她特意加重彻查这两字,心里就是难受。范子奇就当没听见,说道:“那关于和谈……夏国两位副使很多事都认为不好做主确认,耶律郡主前段日子还一直怪责宋廷拖延,这有些不妥当吧?”耶律南仙说:“我这次受创,哪怕伤愈合,心理毕竟有些阴影,所以就多休息几天。我希望宋廷能早点有个交代也正是因为这个,要是这事没结束,刺杀再次发生呢?”范子奇这些被呛了一口,这种事谁都无法保证,也许你们西夏内部纷争只能用这种方式解决呢?!大宋没必要去担责吧。范子奇转念说道:“郡主,要不这样,我们加派人手在鸿胪寺,你这几个房间更是调派皇宫禁军过来,和谈房间也可以放在你客厅。如何?”这下轮到耶律南仙郁闷了,这和监禁有什么区别。耶律南仙暗骂这货还真难缠。耶律南仙笑了笑:“还是算了,太多人了我更是心忧。范大人,我要的不过是贵国重视西夏使臣团的安全,这次事情我知道你们也是努力弥补。我再休息个一两天,养足精神,我们继续,可好?”范子奇微笑谢过耶律南仙,她不再继续纠缠刺杀的事就好。耶律南仙道:“那就不送范大人了,我还得好好休息呢。”范子奇告辞而去。……张近追溯那个刺客伙计的来历陷入停滞,他是主动到云良阁找到杨家这个执事的,最近云良阁招人杨家知道的人太多,他不可能全部拿来询问,这就等于把整个杨家扯上,他只能把这个线索又给到杨家,寄希望他们自己能问询手底下人出来。张近说道:“伯奋,你把这个信息带给杨家,并告诉他们三天后我会对云良阁执事动刑。”张伯奋有些奇怪,现在朝堂给到的压力很大,动刑说的过去,只是他认为杨家这个执事没有说谎,再怎么样也问不出更多。而且就算动刑,何必知会杨家,这是个正常查案程序,杨家也只能谅解。张近看了下张伯奋,还是得提点他。说道:“你直接说就是,告诉他们,我需要尽快结案,杨家有今日的声势,他们会懂!这个执事的口供你认为没问题,你是从杨家提他过来的,杨家也一定知道这事就是这样,我还要三天后动刑并知会杨家,那他们就明白这个口供对于我来说没用,我需要更合适的!”怎么合适不是他张近要想的,这是杨家要去想的。张伯奋恍然。……李师师和张伯奋碰面后,没有怠慢。她赶紧召来徐婆惜和安娘。李师师对徐婆惜道:“徐姐姐,你马上彻查杨家门人,特别是云良阁的人,最近有没有生人问起杨家的事,特别是关于云良阁的,刺客布局云良阁只会是最近几天,西夏使臣团进开封也不久。一定要大家详细想想。”李师师又对安娘说:“安娘姐姐,要我们的线人查最后出刀那个侍卫,布局就在近日,他要是有问题,不可能和外面人没有接触,他们在鸿胪寺人生地不熟,一定会留下线索。另外,孟家曹家高家我都会打招呼,也查这个人,那人容貌特征如此明显,我就不信没一点蛛丝马迹。”徐婆惜和安娘应承下来,徐婆惜问:“那个执事那里怎么办?张近张大人传这个话来,应该不是想扯上杨家。”李师师道:“他需要有个结果,他是告诉我们那个执事的证言要能有个自圆其说的结果。现在这下线索没有任何结果,在他找不出其他线索前,他只能认为执事有问题,要不他回复不上去,执事有问题杨家就有问题了。”安娘说:“朝堂最希望的结果就是西夏内斗,他们有个侍卫参与刺杀,这也说得过去。”李师师点头道:“所以我们得找到点东西,让事情联系起来。安娘姐姐这里才是重点,因为只要我们能确认那个侍卫出来过,时间地点有了,哪怕没有线索了,我们也能编造一个出来,那天那个侍卫和杨家执事碰面了,他被西夏人买通了。”李师师是打算牺牲这个执事了,在她眼中从来就是如此,没有什么个人比杨家更重要。至于哪些个人更重要,她不需现在排序,但事情发生,自然而然她内心就会排序,为了杨元奇她可以把自己搭进去。这样做有个更大的好处,张近有了这个证词,时间地点对得上,他就能把那个侍卫从西夏使节团揪出来,那时候再来从那个侍卫嘴里把事情翘出来。张近是主办官员,他不能这么来,这个机会必须杨家给他。李师师认真回忆那个房间发生的事,她相信鲁智深的判断,那个侍卫是在灭口。:()铁血西军:大宋杨家将后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