木波镇府衙。整个府衙就是个伤兵营,守四门的营将没一个能爬起来,战事的时候似乎还站在城头,西夏退去当天,就全部躺下。木波镇也就吴用和朱应还能走动,箫让稍微好点。这几个人最后时刻还在跑协调组织。晁盖、武松、花荣、扈三娘、燕小乙和董平进入木波镇,接手了防务。不过董平又是躺着,他伤势太重,这次出兵强撑着过来,又把自己撩了进去,不过比上次好多了,上次他能活下来已是幸运。这次杨家军没个三个月基本不具备战力,不过这个大家都不再担心,这一战起码能打出边境两年的平静,西夏更需要恢复,梁太后也需要时间来稳固她的政权。箫让在做调查,土堡晁盖出来一战把监军队几乎打没了,这怎么都要进行一次战事审视。监军队在东营辎重营里一战救回来的只有一半,全是重伤。杨元奇要吴用去庆州经略司多沟通扩军的事,把物资人员要回来就好,至于组军得一两个月后了,现在杨家军这个局面,好好休整以后再说。倒是庆州运来一些猪羊让杨家军声势恢复不少。杨元奇手里现在一大批正八品及以下,这些人要都留在杨家,杨家现在最急的会是要杨元奇生孩子。经历过这种血战,哪怕离开杨家,都会和杨家有生死的联系。杨元奇道:“三娘,我这不好好活着嘛!你不也来了,我也没说你啥啊。”扈三娘说:“以前以为死了就死了,现在去过太原,你真不能死的。”说实话这场战事,杨元奇还不如清风寨那场伤重,其他很多人都是如此,只是战事崩得太紧,体力精力消耗过大,人就需要恢复,伤势也是跟着如此。西夏兵一退走,几乎所有的人都倒下就是这个原因。杨元奇道:“我不会死的,你们把修整的事情赶紧办了,都轮流放个长假。想回去探亲的也行,今年怎么都安稳了。秋收期间大家都回来,也好帮清风寨收收庄稼,那个时候大家再来议定成军之事。”这一战朝廷赏赐丰厚,很多人都衣锦还乡。听说政事堂上高太后说了句:“小辈能有此表现,该多赏赏,让大家都能看到。”晁盖说:“元奇,这十来天你去清风寨好好养养吧。章帅那边也传话来,有事一个月后再去找他,他也知道你伤得重。这里我们看着就是。”杨元奇点头:“那轮休的事情你们放在心上,早点定下来。明年大战虽然可能性不大,总要准备着。”晁盖点头:“我会和几个参军把这事定下来,大家刚好轮着休养一阵。”……太原杨家。木波镇一场大捷,这是一件值得高兴的事,杨家却并不如此,杨家庄又多了很多寡妇。杨兴武在沉思,他拿到正六品这个文职应该是件高兴的事,他想法却不是。他觉得自己应该再去边关,文职再好,这和他出身还是不符。哪怕文职他也应该更靠近战线,而不是太原。陈氏说:“妙常在买地,估计这次有些伤员要回来。清风寨能安排一些,杨家庄也要安排。”杨兴武道:“你说我往边关走走怎么样?”陈氏看着他,有讶异有不安,最后都化成了理解:“你想着元奇在出生入死,自己有些不安了?”杨兴武说:“也不全是,杨家走到这一步,我不能就这么在太原啊。杨元幸还太小,谢姨娘肚子里那个更不知道什么时候,杨家总得有人过去。”陈氏问:“要不要和她们几个商量一下。”杨兴武道:“那就走不了。”陈氏默然。……开封苏颂收到一个陌生的信件,是太原杨兴武。苏颂算是提拔过杨兴武,也很欣赏他,杨兴武的儿子杨元奇最近也是让他老怀欣慰,他终究没看错人。杨兴武写的一封请调函,他想去边境,苏颂看着这信叹息,杨兴武的心事很容易懂,他觉得对儿子有亏欠,这一战两战的打,他们本就是将门,他这么在太原呆着,自己感觉不妥了。其实要说,太原也算边境。只是现在那里偃旗息鼓罢了。西夏现在不会去碰府州麟州。……政事堂苏颂提调杨兴武知定边军(环州旁边的一个军州),相公们听着都是若有所思,杨家这是和西夏彻底怼上了?杨家可是人丁不旺的。苏辙说了句:“老大人,杨元奇就在环庆路,没必要一家子往那里送吧。”苏颂也没藏着:“杨兴武跟我说想去边境再会会西夏蛮子,他家崽子赢得侥幸,被揍得有点狠。”吕大防说了句公道话:“定边军处一线,杨兴武二十年武职经历,宪台职务未有松懈,去得!”至于里面什么关系他不管。高太后这次是真的有点心疼这个杨家了,杨家不像其他家族,儿孙满堂。父子都去,以后有事,恩荫在杨元幸身上?其他这种将门她不了解,杨家这段时间她太清楚状况了。刘挚问了句:“这个提请是杨兴武说得?”苏颂笑着说:“他只是和我说想去边境,我觉得既然提请了,那里最合适他。”刘挚点头表示同意。种家守环州,杨家守定边军州,那环庆路西夏一线应该会少很多事。范纯仁看向韩忠彦,这关乎军事,他的话语权最重,不能让枢密院另外一个人说话。韩忠彦想了想,对于前方战事是有好处:“他知定边军,干脆把杨元奇十二个营调过去。”吕大防道:“理当如此!”高太后:“那就这样吧,哦,不是有个改土归流的清风寨,分在环州还是庆州你们还在争议,划到定边军。”清风寨的划分的确有争议,环州庆州都可以,现在放在定边军亦然可以,那就是环州和定边军彻底接壤。庆州作为经略司驻地完全脱开西夏,放在两州后面。只是朝廷群相都有些奇怪,这种事高太后一般不怎么管,她怎么注意到清风寨了,也许是这场战事影响太大,她也认真看过战报吧。:()铁血西军:大宋杨家将后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