至少不可能让这些人跟其他参会者一样自费解决食宿。
常浩南打开文件夹,现里面是一份正反面总共三页的名单。
除了名字和工作单位以外,还有主要学术成果、联系方式、本人的参会意愿,以及大头照。
已经确认能来的大概有十二三个。
基本就是数值计算领域仍然活跃在学术一线的全部大佬了——
这个领域过于贴近工程学,大多数情况都更依赖经验而非理论,因此并不像数学或物理之类的学科那样,容易诞生出很多如雷贯耳的名字。
除了像安东尼·詹姆森,当然还有常浩南本人等少数异类以外,很少有人能靠一己之力做出什么推动整个研究领域展的巨大成果出来。
因此,即便是常浩南,也基本想不出还有什么漏掉的人选了。
他合上文件夹,准备结束这段对话:
“这样就……”
然而,就在这个时候,他的脑海中突然闪过了一个名字。
哈罗德·黄。
就是那位曾经给第一期Jcas期刊投稿的教授。
对方当时通过一个叫做“高阶通量重构(FR)”的方法,统一了近些年来先后出现的几种紧致高精度格式。
这一成果在当时并没有掀起太大风浪,后来的引用数量也只能算中规中矩,但常浩南倒是很看好其展前景。
只是还需要进一步推广其应用范围。
原本,他的计划是在ToRchmu1tiphysics的2。o版本更新完成后,再往这个方向投入一些资源。
但在那次之后,常浩南似乎就没再看到过以对方名义表的论文了。
“老宋啊。”
他重新打开文件夹,同时抽出一支笔,在名单列表的最后写上了“”,然后交给对方:
“俄亥俄州立大学有一位叫哈罗德·黄的教授,我过一会把他的邮箱和课题组网址给你,你联系一下,看他有没有参会的意愿,如果有的话,也一起列为特邀嘉宾。”
“哈罗德·黄……”
宋景明接过文件夹:
“是华裔?”
“看着不像。”
常浩南摇摇头:
“应该只是姓氏的音译凑巧了而已。”
“之前我查资料的时候,好像从来没听过这个名字……”
宋景明微微皱眉,担心是不是自己的工作出了什么疏漏。
“没听过就对了。”
常浩南整个人靠到椅背上,转过身去看着窗外的雪景:
“这个人在学术界不是很出名,要不是他碰巧投稿了一篇论文,我也不会知道这个名字。”
“但这种人,才是我们应该重点关注的对象……”
确定不是自己的问题之后,宋景明稍稍松了口气:
“那,会议公报上的特邀理由……”
“就写我邀请的。”
常浩南干脆利落地回答道。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