阵仗很大,不过以五四奖章的分量而言,也值得这么搞一回。
眼下这个时代,太缺少正确的方向引导了。
至于报道的内容,有杜义山参与把关,常浩南反而并不很担心:
“还是老师您考虑的周全,能这样的话那自然是最稳妥的。”
聊到这里,前者又在电话里透露了一个小秘密:
“也正是考虑到你的情况特殊,所以个人事迹介绍播出的顺序,当然也包括之前颁奖典礼时候你们的出场顺序,才特地安排成了按照姓氏笔画,而不是按照奖章编号,这样可以顺理成章地把你排在最后出来,给节目制作方和当时的主持人多一些缓冲的时间。”
能为了常浩南一个人而特地做出这些修改,显然也是说明了他所受到的重视。
稍稍停顿了一下之后,杜义山又继续道:
“另外,因为会涉及到你们你们几个人的个人经历,所以后面应该还会有一个简短的一对一访,你看看最近这两天什么时候有空?”
“这两天我应该都会在家,所以随时找我都可以,配合他们的工作时间就好。”
一般来说,常浩南不太喜欢参与这些事情。
不过这也要分情况。
央视的专访,该上还是得上的……
这不仅仅是在给自己争取荣誉的问题,更重要的是还涉及到建设他的影响力,以及话语权。
最简单的例子,如今的常浩南已经可以在相当程度上影响到装备建设和航空工业展的路线。
但如果要是搁在一年之前,他刚重生过来的时候,怎么可能会有人在意一个普通大学生是如何指点江山的?
连建言献策的渠道都不可能有,就更别提产生什么影响了。
唯有通过完成一个个项目证明了自己的能力之后,他的意见才能算是具备了真正的价值。
而个人荣誉的累积和地位的提高,也具有基本类似的效果。
“这样的话,赶早不赶晚,我让那边的记者下午就过来找你好了,这样万一后面还需要做什么修改的话,留出来的时间也充分些,你记得听电话,等对方到了我再联系你……”
在跟杜义山敲定了后续宣传上的一些事情之后,常浩南第二个联系的自然是唐林天。
后者要说的事情和杜义山倒是没什么太大区别,因此在得知采访的事情已经安排好之后,便只是简单地聊了几句,就挂断了电话。
随后便是那几个常浩南没有记过的号码。
这个年代还没有各种猖獗的电话诈骗,因此回拨陌生号码一般不会带来什么问题。
第一个电话,从区号上看来自京城本地。
电话接通,对方直接自报身份,表示自己是航空工业第一招待所。
这让常浩南直接愣了一下,随即反应过来,应该是出差参加昨天晚上的仪式的人打给自己的。
在报上自己的名字之后,电话那头用一副了然的语气让他稍等一会,显然打电话的人对于自己的回电早有准备。
几分钟后,一个中气十足的声音响起:
“小常,昨天仪式上表现的很好,当真是给我们航空人长脸,给整个华夏提气!”
虽然这个年代的通话质量比较一般,声音信号损失很大,但常浩南还是马上听了出来。
是杨奉畑。
“杨总谬赞了,我当时临场能想到那些,也是得益于在参加八三工程过程中的一些感想,说到底,还是得感谢您,还有众位前辈给我提供了足够好的机会和平台,包括我这次能够拿奖,也还是仰仗了诸位前辈和同事。”
这种私下对话,本就不是装逼和说场面话的时候。
常浩南对于杨奉畑的感谢,倒也是自内心的。
在昨天参加仪式的时候,常浩南在一张表上面看到了几个人在竞争奖章过程中的相关情况。
而在他的推荐单位一栏里面,填的是:华夏航空工业总公司(主)京城航空航天大学(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