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点看小说网

八点看小说网>胜天半子我祁同伟绝不屈服 谷禾 > 第11章 孤山岭乡农业现状(第1页)

第11章 孤山岭乡农业现状(第1页)

接下来的几天,祁同伟就待在办公室学习资料。1979年9月,国家通过了《关于加快农业发展若干问题的决定》,允许农民因时因地制宜,经营自主。1979年9月,汉东省委也发出《关于认真学习国家关于加快农业发展若干问题的决定的通知》。1980年5月,领导人在一次谈话中肯定了农民的壮举,肯定了一些地方“大包干”的做法。1980年9月,国家印发了《关于进一步加强和完善农业生产责任制的几个问题》。认为包产到户“没有什么资本主义复辟的危险”,提出在不同地方、不同社队,要根据实际情况采取不同形式。在边远山区和贫困落后地区,实行包产到户,是联系群众、发展生产、解决温饱的必要措施。从1981年到1982年夏,多种形式的生产责任制在汉东省逐步推开,取得了突破性进展。1982年1月,国家下发首个关于“三农”问题的“一号文件”,正式肯定联产承包责任制。1983年1月,国家再发“一号文件”,肯定联产承包责任制是“我国农民的伟大创造”。汉东也随即在全省推广包产到户。到1983年,汉东省98的生产队实行联产承包责任制,极大地调动了农民生产积极性。八十年代末九十年代初,汉东乃至全国的农业生产仍处在较低水平,农业产量低,收益差。岩台山县的很多乡镇还处在纯人工作业方式,特别是孤山岭乡。岩台山是汉东省最穷的县之一,而孤山岭乡又名列汉东有名的贫穷之首。1989年,全乡46个行政村,83万人,人均收入仅1858元(全省人均860元,全国人均603元),人均口粮仅在270公斤(全国人均362公斤)以下。当然,大自然的条件不可否认,但更重要的是,时代因素长期捆住了人们的手脚,孤山岭人不能主宰自己的命运。孤山岭乡的老百姓还没怎么开始采用现代化的种植方法,如使用化肥和农药等,来提高农作物的产量和质量。孤山岭乡的农民种植使用的还是农家肥,至于农药他们从来不用。同时,农业机械化也还没开始普及,拖拉机、收割机等机械设备还没开始使用。孤山岭乡的农民种地还是牛耕人种,收割也是用镰刀一刀一刀的割,用手和木制农具一点一点脱粒。农民的劳动强度仍旧很大,生产效率依旧很低下。孤山岭的农民,主要种植玉米、大米、小麦、花生、蚕豆、豌豆、黄豆和红薯等。孤山岭的土地基本上都是梯田和山地,平地比较少,机械基本上用不到。蔬菜种植的不多,基本上只是自家吃和喂牲口。而且种类比较少,只有青菜、南瓜和扁豆,牲畜有猪、牛、羊、驴和骡子,家禽有鸡、鸭和鹅。骡和驴只有少部分农民有,用来驮东西的。鱼也有,只是比较少,也没有人专门养殖。经济作物也基本上没有,这也是孤山岭乡落后贫穷的原因。看完孤山岭乡的情况,祁同伟心里很沉重。孤山岭乡的情况很差,老百姓的日子过得很苦。相对应的,干部们的日子也苦。因为挖河修堤、农田基建、交公粮、纳提留以及乡镇财政的解决全靠几万农民负担。这就导致乡里教师和干部们连工资都发不了,修桥铺路办企业更无从谈起。这也是县城通往孤山岭乡的公路如此差的原因,因为乡里没钱修整。从孤山岭巨人情况资料上,祁同伟分析出乡镇财政极度紧张,可能几个月甚至大半年发不上一分工资。即便发工资也达不到全额。祁同伟庆幸回了一趟家,祁父给了100,否则自己接下来就要过苦日子了。想要跟乡里支钱,应该是不可能的事情。祁同伟知道,祁父给的100得省着用了。除此之外,还要想办法挣钱,万一乡里好几个月不发工资,自己也有钱生活。可以预见,接下来的日子会比较苦。孤山岭乡在推广的农业技术有杂交水稻、地膜玉米、化肥、农药和人工半咸水河蟹育苗(大闸蟹)等。其中杂交水稻是重点,在杂交水稻出现之前,我国稻田的亩产量,也就300公斤左右。杂交水稻推广种植之后,我国稻田的亩产量,已经超过1000公斤了。杂交水稻是将几种稻谷的优点集中在一起,让它既穗大粒多,抗病抗虫能力强,又米质很优良。这样,我的水稻产量大幅增加,而且质量也上去了,不但吃得更饱,而且吃得更好。袁老等科学家经过无数次的失败、尝试、再失败、再尝试……最后,终于把科学家幻想中的穗大粒多、抗病抗虫能力强、而且还米粒质量优秀的水稻,给杂交出来了。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后面更精彩!培育成功之后,就开始大量推广种植。孤山岭乡的情况,急需种植产量高的粮食,来满足46个行政村83万老百姓的吃饭问题。现在的孤山岭乡老百姓,交完公粮,每家就不剩多少粮食了,经常饿肚子。因为粮食产量低,所以每家每户的收入也低,三提五统收起来了很困难。导致乡里的财政收入非常少,无法发放干部和教师及医生护士的工资,经常拖欠。只不过,这项技术的推广并不顺利,因为种植杂交水稻无法留种,每年都要买种子。否则孤山岭乡的粮食产量不会这么低。再生之父的水产专家赵老大明的人工半咸水河蟹育苗技术,是用人工方式创造了中华绒螯蟹(大闸蟹)所需的独特生活环境。从而为内陆地区的人工养蟹提供了必要条件。后世吃到的大闸蟹,也许多多少少都和这项技术有关。这项技术好的推广也不顺利,虽然孤山岭乡的清水河有不少螃蟹,但很多老百姓只想抓了吃,并不想花大力气养殖。上世纪80年代,农业科技人员与封竹村当地农民一道,试种地膜覆盖保温播种玉米技术成功。亩均单产由原来不足180公斤增加到300多公斤,为解决高寒山区农民的温饱问题走出了一条成功之路。随后,封竹地膜玉米技术在全国高寒山区推广,建始全县种植面积达40万亩。每年秋季,家家户户晒玉米,金灿灿的一片。不过,这个技术是为解决高寒山区农民的温饱问题,孤山岭乡还够不上高寒。这项技术的推广也并不顺利,因为孤山岭乡在汉东虽然海拔比较高,也相对冷一些。但从全国来看,孤山岭乡还算气候比较炎热的地方。推广的化肥主要有尿素和磷酸二铵及多元素复合肥。不过使用量非常少,毕竟尿素和复合肥是要钱的。而孤山岭乡的老百姓根本没钱。至于农药,基本就没有人使用了。毕竟农药要钱,打农药的工具也要钱。:()胜天半子,我祁同伟绝不屈服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