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点看小说网

八点看小说网>穿越到靖难之役的 > 第130章 蒲台治蝗(第1页)

第130章 蒲台治蝗(第1页)

王珏向陈寿表明心意,期望能第一时间掌握灾情,以便验证并调整自己的灭蝗之策。他提出欲带着两名学生奔赴灾区一线参与救灾,若灭蝗之法成效初显,便即刻派人通报陈寿,以便在其他地方推行。陈寿略作思忖,深感此举颇为妥当。毕竟王珏的驱蝗灭蝗之法大多尚处于构思阶段,诸多环节仍需实地探寻与验证。片刻后,陈寿对王珏说道:“既如此,你三人不妨前往蒲台县。当下蒲台县灾情严峻,蝗虫已开始在境内蔓延。且蒲台县隶属济南府,若你在那里有所斩获,往来传递消息亦更为便捷。”王珏点头称是:“灾情十万火急,在下即刻动身前往蒲台县。还请陈参政派人引路,若在蒲台县有所收获,定会第一时间上报大人!”陈寿为王珏雷厉风行之举所动容:“王珏,你年纪轻轻便如此心系百姓,日后必成大器。本官这便手书一封予当地官吏,派人与你们同往。”随后,王珏与陈寿匆匆作别,马不停蹄地赶往蒲台县。一路深入灾区,所见景象愈发凄惨悲凉。沿途不时可见逃难的灾民,他们面容憔悴、眼神空洞,拖着疲惫的身躯艰难前行。更有许多饿死在路边的老人与孩童,那瘦骨嶙峋的身躯令人触目惊心。王珏三人心情愈发沉重,满心皆是对受灾百姓的悲悯与对蝗灾的忧虑。抵达蒲台县后,随行的官吏便立即寻到地方官,详细告知王珏的身份与来意。地方官们得知王珏乃上级派来协助赈灾之人,心中大喜,毫不犹豫地将赈灾指挥权交予王珏。王珏接管蒲台县赈灾指挥权后,当即部署多项举措。他命地方官吏组织精通草药药性的医者以及熟悉当地环境的百姓,引领自己的两名学生深入蝗虫肆虐之地,全力搜寻可驱避蝗虫或为蝗虫所不喜之物。与此同时,王珏安排县吏组织人手奔赴河边滩地与荒地开垦。众人奋力深挖土壤,以使蝗虫卵暴露于外,从而削减蝗虫繁殖的根基。此外,他又派人组织当地百姓大量制作草木灰与石灰,在田地周边广泛铺洒,期望借此驱散蝗虫,护佑农田。王珏还令人收集城中硫磺,将石灰与硫磺以一比二之比例混合,加水熬煮。所得混合物用以涂抹于蝗虫可能栖息之处,如树干、石头等。硫磺毒性可杀伤蝗虫,石灰则辅助附着并营造碱性环境,令蝗虫难以生存。不仅如此,王珏严令县吏禁止百姓捕食鸟类青蛙等蝗虫天敌,并组织县内百姓将饲养的鸡、鸭、鹅尽数驱往蝗灾一线,借助家禽之力捕食蝗虫。日暮时分,王珏指挥众人架起一个个火堆,在火堆四周挖掘沟渠,将大量石灰与硫磺倾入其中。待暮色渐深,王珏一声令下,众人依次点燃火堆。刹那间,熊熊火光冲天而起。那燃烧的火光仿佛具有魔力,吸引来无数蝗虫。蝗虫如黑色飓风般铺天盖地地涌向火堆,密密麻麻,令人胆寒。这些蝗虫一旦沾染上沟渠内的石灰与硫磺,不久便纷纷坠地身亡。亦有无数蝗虫径直飞入火堆,瞬间葬身火海。参与救灾之人目睹蝗虫蜂拥而来,心中惊恐万分。然见火堆生效,蝗虫纷纷毙命,又似在那跳跃的火光中觅得了一丝希望曙光。两日后,杨蒙与付恩卿匆匆归来,寻到王珏。二人手中紧握着几株植物枝叶,满脸兴奋与喜悦,疾步走到桌前,将枝叶一一摆好。付恩卿眼中虽仍残留些许惊恐,但更多的是激动难抑。他径直对王珏说道:“老师,我与杨蒙带领医者和部分百姓遍历众多蝗虫肆虐之地,请教诸多当地老者,果真是功夫不负有心人,发现了数种可驱避蝗虫的植物,您且看!”付恩卿拿起一株枝叶,向王珏展示:“此乃苦楝树的枝叶。我们留意到,在蝗虫经过的区域,苦楝树往往能相对完好地留存下来。由此推断,苦楝树对驱避蝗虫应颇具功效。”杨蒙亦赶忙接话:“还有这风茄儿、狼毒与艾草,蝗虫亦甚少食用。据医者所言,除艾草外,其余几种皆具毒性。”王珏微微点头,逐一打量桌上的几株植物。他对这些植物并不陌生,心中暗自思忖:苦楝树的枝叶想必含有对蝗虫有毒之成分,故而蝗虫避而远之。至于风茄儿,实则是曼陀罗,其中含有的阿托品一类有毒物质,不仅对蝗虫有害,对人体亦有影响。狼毒在他前世家乡颇为常见,儿时上山采野菜之际,大人们首要告诫的便是此草有毒。艾草则因自身气味之故,本就有一定驱虫效用,且蝗虫偏好禾本科植物,艾草自然不在其食谱之上。王珏沉吟片刻,向两名学生问道:“这些植物数量多么?”付恩卿点头回应:“这些植物在当地颇为常见,若组织人手采集,理应能获取不少。”王珏思索一番后,决意采用苦楝树驱蝗。一则苦楝树在明朝时期分布广泛,易于获取;二则相较艾草,其驱蝗效果应该更为显着。而狼毒与曼陀罗因毒性过强,若使用稍有不慎,恐引发危险,对人身造成伤害。,!随后,王珏找来县吏,告知其苦楝树的树皮、树叶与果实皆含有对昆虫有毒之成分,令其组织百姓在捕蝗同时,尽可能多地收集苦楝树相关材料。他则亲率众人将苦楝树叶与树皮捣碎,加水熬煮,再以竹筒制作简易喷雾器。而后带领百姓将所得汁液直接喷洒于农作物之上,或涂抹于田埂边树木,以此阻拦蝗虫靠近。王珏妙招频出,一个个驱蝗灭蝗之法经蒲台县官吏传达至当地百姓耳中。百姓们起初对这些方法心存疑虑,然面对蝗虫即将过境的危局,心想与其坐以待毙,不如放手一试。待到蝗虫来袭,众人惊喜地发现,蝗虫竟真的绕开了农田。虽说仍有部分作物受损,但所幸仍有不少得以保全,这便意味着未来仍有希望,他们也不用背井离乡的逃难。于是,这些驱蝗之法迅速传播开来,如星火燎原之势,消息也陆陆续续传回到陈寿耳中。在蒲台县的日子里,王珏日夜操劳,未曾有片刻停歇。他不仅专注于驱蝗之法的实施与改进,还极为关注百姓的生活状况与心理状态。他深知,这场蝗灾不仅是对农田庄稼的肆虐,更是对百姓生活与信心的沉重打击。如今这个时代,人们面对自然灾害自然不能提出合理的科学解释,很多时候都会归咎于当权者的德行有失之上,这些灾害也成了很多野心家造反的借口。王珏在县城中设立了多个临时救助点,组织人员兑换、分发粮食、衣物与药品等物资,确保受灾百姓能够维持基本的生活需求与身体健康。他时常亲赴救助点,与百姓亲切交谈,倾听他们的苦难与诉求,给予他们安慰与鼓励。“乡亲们,莫要灰心丧气。只要我们齐心协力,定能战胜这场蝗灾,重建我们的美好家园。朝廷和官府定会与大家同舟共济,不离不弃!”王珏的话语坚定而温暖,如同一束光照进百姓们阴霾笼罩的心中,给予他们勇气与力量。在田间地头,王珏与百姓们并肩作战。他亲自示范如何使用捕蝗工具,如何制作与使用驱蝗药剂,如何保护自身安全免受蝗虫侵害。他耐心解答百姓们的每一个疑问,手把手地教导他们各项技能。百姓们对这位年轻却沉稳睿智的少年钦佩不已,纷纷以他为榜样,更加积极主动地投入到驱蝗救灾的工作中。随着时间的推移,王珏的驱蝗之法在蒲台县取得了愈发显着的成效。蝗虫的数量逐渐减少,活动范围亦不断缩小。农田中的庄稼开始有了复苏的迹象,嫩绿的新芽从被蝗虫啃食过的残茎中艰难地探出脑袋,仿佛在向人们展示着顽强的生命力与不屈的希望。然而,王珏并未因此而沾沾自喜,他深知蝗灾的复杂性与顽固性。山东地区独特的地理条件决定了这里会多发水旱灾害,而一道旱灾直接,便为蝗灾的爆发提供了条件和基础,王珏坚定的认为这一次的旱灾绝非是一次偶发灾害,也许在今后的日子里,只要遇到干旱年景,很可能还会爆发蝗灾,想要从根本上解决问题,还是要长期防治,并且能在蝗灾爆发的初期就及时响应,将顺势讲到最低。:()穿越大明,从靖难之役开始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