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必须在西林?不能远程?”
“对。”
听着两人的对话,洛特·杜根从关于N体问题的思考中回过神,提议道:“可不可以这样,以普林斯顿大学数学院跟高等研究院的名义跟你们西林数学研究所合作,共同推进这个项目?”
乔泽看向洛特·杜根说道:“你们委派的常驻教授可以加入。”
“嗯,其实我们也已经研究出不少成果了。”
“对,就是进度太慢了。”乔泽认可的点了点头。
没法反驳,所以没得聊了。
果然有些机会错过了,就真的很难再找回了。
洛特·杜根摇了摇头,随后突然想起来本来要说的事情,连忙问了句:“对了,你的博士论文还是会投给我们《数学年刊》吗?”
“你们收中文论文?”乔泽反问道。
“啊?”洛特·杜根愣了。
中文论文好像还真没收录过。
“我们研究所打算办一份期刊,中文、英文都收。”乔泽解释道。
“这……难道你的博士论文不打算出英文版?”彼得·舒尔茨用不可思议的语气问道。
他本以为今天乔泽的答辩用的中文,成果太璀璨,加上时间有限,迫不及待的想要公布……
“嗯,太多新术语跟解释翻译起来很累。”乔泽点了点头道。
“这个可以交给我,我找人翻译编纂。”洛特·杜根连忙道。
“哦,谢谢。”
“额……那……”
“我累了,今天就聊到这吧。”乔泽开口道。
并不是托词,乔泽的确感觉有些累了。
尤其是今天的博士答辩上说了太多话,嗓子都感觉有些疼了。
第215章都火了!
乔泽解决杨-米尔斯场质量问题的消息还是在网上火了,本来是不该火的。
因为早在三个月前,华夏网络上无数自媒体其实已经单方面宣布了乔泽已经攻克了这个难题,甚至已经把2026年的菲尔兹奖都提前颁发给了乔泽了。
没办法,让普通人搞清楚杨-米尔斯方程通解跟杨-米尔斯场质量问题的关系的确不太容易,一般人根本看不懂克雷研究所对这个问题的描述。
加上自媒体又总有搞大新闻的驱动力,所以这个事情的确很难顶。
但巧的是这次乔泽又能登上热搜靠的还是自媒体助力。
事情是这样的。
之前就写过乔泽攻克杨-米尔斯场质量问题的一位微博跟公众号双料大博主翻墙时,突然发现一众物理学家集体在推特跟脸书上讨论这个事情,也感觉很奇怪的。
这啥情况?
老外科学家的反射弧都这么长的吗?
不是两、三个月前的报告会上就已经说乔泽把问题解决了,还在报告会上给出了通解,并经过超算验证了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