许都,吴匡府中。此时的气氛显得有些尴尬。张绣、刘备、孙权三人大眼瞪小眼,你望着我、我望着你,谁都不说话。至于吴匡这个主人更是稳坐钓鱼台,一言不发。孙策如今忙着收复交州,实在是抽不开身,所以他安排了江东的二当家来代表他进京面圣。也就是他的弟弟孙十万,啊呸,是孙权。孙权,字仲谋,江东之虎孙坚的儿子,小霸王孙策的弟弟。孙权生得方颐大口,碧眼紫须,跟父亲和几个兄弟姊妹完全不一样。根据后世史学家推断,这应该是基因突变的结果,跟隔壁老王全无关系。话说有一位擅长相面的汉廷使者名叫刘琬,他在早期来到吴地见到孙坚及其子女以后,曾经对其他人说过这样一句话:“吾遍观孙氏兄弟,虽各才气秀达,然皆禄祚不终。惟仲谋形貌奇伟,骨格非常,乃大贵之表,又享高寿,众皆不及也。”按照正常的历史轨迹而言,刘琬这话的确是没有说错。首先是孙坚本人在跟刘表的部将黄祖作战时被射杀,年仅三十七岁,成为魏蜀吴三国初代政权奠基者中死的最早的一个。其次便是长子孙策在平定江东以后,被许贡的门客所害,年仅二十六岁。再次是三子孙翊因为一些小矛盾被家将边鸿刺杀,年仅二十岁。最后则是四子孙匡,在二十岁出头的时候因病去世。唯有老二孙权,以一己之力活活熬死了刘备和曹操、曹丕、曹叡三代人,享年七十岁,比他大哥和两个弟弟加起来活得都要久。所以孙权堪称三国时代第一苟命王,连乐不思蜀的阿斗都比不上他,唯有司马老贼能与之一战。就这,司马懿还要比他早死一年。然而在这个世界,由于张绣这个穿越者干预,孙权并没有能够早早就成为江东话事人。孙策在逃过死劫以后,自然也按照常规操作开始培养自己的儿子做为接班人。这样一来孙权自然是没戏了。由于孙策儿子年龄还小,所以孙策这次并没有让他来许都。不过也正因为孙策和孙权都不在江东,所以孙策就安排张纮等人协助他的儿子主持江东事宜,也算是另一种形式的锻炼了。除了孙权之外,江东派来许都觐见刘协的人还有周瑜和张昭。所谓内事不决问张昭,外事不决问周瑜,这一次孙权把周瑜和张昭都带上了,理论是遇到什么麻烦都能够解决。然而孙权却没想到,自己刚刚来到许都就遇到了这种蛋疼的事情。江东路途遥远,再加上境内的山越干扰,所以他们理所当然成为了最后才到达许都的人。结果等一行人风尘仆仆到达之后却被吴匡告知,刘协这段时间很忙,所以他们想要觐见皇帝恐怕还得再等一段时间。吴匡也是十分机智,有意识地引导着孙权等人的思维,让他们以为刘协并没有见过张绣和刘备。反正按照他的安排,刘协肯定是要跟这三方人马共同会面。到时候就假装张绣和刘备也是第一次见到刘协就好了。吴匡觉得以张绣和刘备的智慧肯定能够看出自己的意图,所以他的话也是点到为止,没有多说。果然,刘备和张绣都没有说多余的话。张绣甚至主动提出,虽然刘协没有时间,但我们也不能浪费时间,他完全可以先跟孙权谈谈联合抗曹的事情。刘备听闻此事,立刻举手表示他也要加入。其实皇叔现在的处境很尴尬。先前孔融到新野宣旨,他之所以先张绣一步离开,除了急复皇命这个理由之外,还有一个原因就是不愿跟张绣同行。倒不是说张绣对他不好。主要还是他抹不开面子。随着蔡氏、蒯氏等荆州豪族彻底倒向张绣,张绣便成为了荆州实质性的掌控者。这件事情自然在刘备的预料之中。事实上,当听说刘表将宣布荆州继承人的任务交托给张绣的时候,他就已经想到了这个结果。只不过没想到张绣的速度这么快罢了。可每每想起这件事情,刘备就会眼馋起留在荆州主持政事的庞统。通过几次短暂的接触以后,刘备就惊讶地发现,这特么的竟然又是一个丝毫不弱于诸葛亮的人才!能以一己之力将偌大一个荆州的内政处理的井井有条不说,竟然还有余力协助徐庶兼顾张绣这四州十一郡的轮岗事宜。这让刘备既是羡慕又是嫉妒。为什么这些天之骄子全都跑到了张绣的麾下?诸葛亮是这样,徐庶是这样,庞统又是这样!我刘玄德和张博超相比究竟差在了哪里?岂有此理,简直是岂有此理!最让刘备无法理解的是,这些人才们都是在还没有展露或是仅仅只是部分展露部分能力的时候,就已经被张绣给收入了麾下。难不成张绣当真有一双能够勘破迷雾的慧眼不成?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后面更精彩!不可能,绝对不可能!哪怕事实摆在眼前,刘备依旧是不愿相信。更让刘备意外的是,在刘表时代就勾心斗角的刘琦和刘琮两兄弟,在经过张绣的一番安排以后,关系竟然是有了缓和的趋势。在两兄弟刚刚上任的时候,刘琦还不时来找刘备这位叔父诉苦,告诉他自己的日子不好过。主要是他虽然是荆州刺史兼着南郡太守,但刘琮这个荆州牧却不鸟他,数次在公众场合落他的情面。每当这个时候,刘备就会劝他以大局为重,然后跟他手谈一局,疏导劝解他郁闷的心情。刘琦自然是对此十分感激。与此同时,刘备也能够借着刘琦的描述了解荆州官场的现状。对于长辈兼导师这个角色,刘备还是颇为满意的。但随着时间的推移,刘备渐渐发现,刘琦来找自己的次数越来越少了。不但如此,虽然来找他还是在诉苦,但内容却发生了改变。不再是抱怨弟弟刘琮不给他面子,而是自己任一郡太守以后才发现治理天下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仅仅一郡之地就让他头大如斗,更何况一州之地。也就是说,他的心思已经渐渐扑在了南郡上,对于履行南郡太守一职充满了热情。至于荆州刺史……反正荆州牧是刘琮,跟我刘琦有什么关系?我只要履行好州刺史的监督职责就好了。这让刘备极为意外。因为刘琦此时的所作所为,才是一州刺史真正应该做的事情。刘备对于东汉官制再清楚不过,州刺史本就只是一州的行政长官,不掌兵权。可在刘焉那个家伙建议汉灵帝废史立牧以后,在有州牧的地方,州刺史已经形同虚设。人家州牧集党政军于一身,谁还会鸟你这个有监察职责的州刺史?可偏偏荆州就做到了。这还不算。等又过了一段时间,刘备惊讶地发现刘琦竟然不来找他了!刘备左等不见人影,右等人影不见,放心不下的他最终还是咬了咬牙,离开新野来到了荆州城。结果也是等了许久才见到刘琦。原本刘备心里还有些怨气,可在看到刘琦的模样以后,这些许怨气顿时就烟消云散了。无他,刘琦看起来实在是太惨了。顶着两个黑黑的眼圈,看起来就是一副纵欲过度的模样。站起身来迎接刘备的时候更是脚步虚浮无力,如果不是刘备眼疾手快,恐怕都要来一个平地摔。刘备自然是十分心痛:“贤侄何至如此,何至如此啊!”“叔父莫怪,小侄近来实在太忙,未能前去看望叔父……”“先别说这些,你这究竟是怎么了?”刘备原本是十分心疼刘琦这个大侄子的,还以为他是又被蔡氏和那个弟弟刘琮给欺负了。所以他打定主意,这次哪怕是跟张绣刚一波正面,也不能再让刘琦受委屈了。然而在听刘琦说完事情的经过以后,刘备便陷入了深深的沉默。他无话可说。因为这一切都是刘琦自找的!刘琦觉得自己身为南郡太守,前任荆州牧刘表的长子,应该要在这个位置上干出一番业绩,才算是没有辱没父亲的名声和张绣的信任。所以他每日起早贪黑,把全部心思都放到了事业上。甚至都已经将近一个月没有回家了。刘备看人的眼光是没有问题的。他看出刘琦的身体虽然很疲惫,但精神状态却是非常亢奋。显然,他十分享受自己现在这种生活。那刘备还能说什么?只能是放弃助人情节,尊重他人命运了。与此同时,刘备还通过刘琦得知,在他跟刘琮度过了磨合期以后,他跟这位弟弟关系竟然是越来越好了。最明显的表现就是,以前两人是面和心不和。见面的时候脸上笑嘻嘻,心里p。但如今在这荆州城内的官员们时不时就能够看到两兄弟争吵。并且是争得面红耳赤的那种类型。对此他们都已经见怪不怪了。因为两人在吵过以后,没过多久就会和好如初。真正是纯因公事而吵,没有丝毫的个人恩怨。在刘备看来这简直就是一个奇迹!刘琦和刘琮以前是什么关系?虽然说着是同父异母的亲兄弟,但两人早已势成水火。荆州所有人都认为,一旦刘表身死,他们肯定是只能活一个。如今这种情况却是出乎了所有人的意料。这一切自然都要归功于张绣。正是他那强大到让人生不起反抗的力量压住了一切不服。在这种情况下,任荆州刺史兼南郡太守的长兄刘琦反而是跟任荆州牧的弟弟刘琮形成了一种另类的和谐局面。没有人知道这种局面能够持续多久,但是所有人都知道,只要张绣在一天,这两兄弟就别想翻起浪花。别说浪花,甚至连一丝涟渏都未必有。,!在了解了事情的经过以后,刘备也是颇为欣慰。自己总算是对得起刘表,没有让他的儿子同室操戈——虽然他只是做了一些微不足道的心理疏导工作。如今这个局面自然是他希望看到的,但是刘备的心里却总是有那么一些不舒服。怎么说呢?就好比是一个老父亲眼睁睁看着自己一手养大的白菜突然被猪给拱了……这种感觉就很淦!虽然刘备知道这么想不对,但他就是控制不住自己的思想!在这件事情以后,刘备便坚定了要离开的决心。最让他无法接受的就是,自己离开张绣的原因竟然是因为他对自己太好了!无论自己遇到什么挫折,遭逢多大的失败,每一次张绣都愿意救他。刘备发誓,他的亲爹对自己都没有这么好。所以刘备觉得如果自己继续再跟张绣待在一起,满腔雄心壮志迟早都会被消磨殆尽。这荆州,不待也罢!所以当孔融来到新野宣旨的时候,刘备二话不说就带着张飞和崔均上路了。关羽和其他人则是被他留在新野。一是因为带这么多人去京城不方便。二是因为一旦他在许都找好下家,就可以直接让关羽带他们过去,到时候就不必绕路了。至于自己的去向,刘备已经有了初步意向。实际上,留给他的选择已经不多了。一统北方的曹操那边肯定是不能回去的,那跟自寻死路没什么区别。那么目标就只能放到东北、西北,以及南方了。辽东距离中原实在太远,如果自己今后还想有一番作用,那么这个切入点并不好。况且就算是自己真的去了,人家欢不欢迎还是两说。因为公孙康继承了父亲公孙度的意愿,在辽东自立王国,对于中原的事情一向并不关心。听闻袁熙和袁尚二人如今在辽东的处境就不是很好。西北方面,马腾已经接受了朝廷招安,自己如果去凉州,搞不好会被马超和韩遂抓起来献给曹操。所以他只能把目标放到南方。中南部已经被张绣占领,他的目标就剩下了江东孙策、交州士燮、汉中张鲁、益州刘璋。交州的情况跟辽东类似,距离中原太远,如果自己今后还想有一番作用,那么这个切入点并不好。况且如今孙策正在积极经略交州,投士燮还不如直接投孙策,所以交州第一个就被刘备排除。张鲁跟刘璋不和,一旦投靠其中之一,势必要与另一方交恶。刘璋跟自己同是宗室大臣,拥有天然的亲近感,所以张鲁也被排除。所以说看似天下虽大,但真正能让刘备安身的地方其实就只剩下了刘璋和孙策。如今刘备并没有决定好到底要去西川还是江东,这次来到许都,心里就存着跟江东方面的来人沟通一番的念想,看能不能润去他们那边。万万没想到,孙权居然不领情。不但不领情,还给他脸色看,简直是岂有此理!更令他感动且无奈的是,张绣在这种时刻再一次出手,坚定地表示了对他的支持。他真的……有那么一瞬间,刘备都快要哭出来了。张博超啊张博超,你为什么要对我这么好?张绣自然不知道刘备的心思。但对于刘备想要把自己跟江东的这场双方会谈变成了三方会谈的想法却是没有意见。来都来了,听听又不会怀孕。但让他没想到的是,孙权却不乐意了。你刘备名气固然是大,但自己是什么实力心里没数吗?跑来参加这种会晤算是怎么回事?还真把自己当皇叔了啊!结果孙权刚刚流露出这个意思,暴脾气的张飞当即就不干了。你孙权不过是吴侯的弟弟,我大哥可是汉左将军宜城亭侯领豫州牧皇叔!你在我们面前装什么装啊!人家张绣可是汉骠骑将军宣威侯领扬州刺史北地枪王,他都没像你这么势利!眼看双方一言不合就要打起来,张绣连忙劝住了两人。开玩笑,张昭就是文官,基本没有战斗力。孙权也就是一个普通程度的壮汉,倒是周瑜还算是能打,可对上张飞这个万人敌也就是送菜的结果。看在张绣的面子上,双方总算是没能打起来。对此张绣是有些无法理解,你就让人家听个旁听生又怎么了吗?何必非要这么咄咄逼人呢?张绣却不知道,如今孙权的这种状态跟他有着千丝万缕的关系。先前已经说过,号称江东之虎的孙坚共有四子一女。四个儿子从大到小分别是孙策、孙权、孙翊、孙匡。女儿便是孙尚香。当初孙策被许贡的门客暗算,身负重伤,一度陷入生命重危的地步。在这种情况下,孙策就曾经动过选择继承人的心思。但有件事情却是许多人到现在都不知道的。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后面更精彩!那就是以张昭为首的几名大臣曾建议孙策选择他的三弟孙翊作为其继承人。因为相比孙权,孙翊才是跟孙策更像的那个,快意恩仇、能征擅战、雷厉风行。然而孙策却拒绝了。他的理由同样很简单。因为他认为,率领江东兵众,决战两阵之间,横行争衡天下,孙权不如自己。但举贤任能,使其各尽其心,用以保守江东,自己却不如孙权这个弟弟。自己一死,江东局势动荡,需要的是一个能够稳重大局的守成之主。孙翊虽然跟自己相像,但一个弱化版的自己在这种情况下显然不适合作为继承人。所以他最终选定的继承人还是孙权。当然,因为张绣的提前预警和太史慈及时赶到,孙策并没有像历史上那般英年早逝。此事当然是就此做罢。不过随着这些年来江东政权的日益稳固,孙权也渐渐开始产生了一些小心思。虽说还不至于希望自己的大哥去死,但每当夜深人静的时候,也难免会怀念起当初。假如孙策真的把江东交给自己的话,如今跟曹操应该会相安无事吧?特别是得知了张昭曾主动向孙策提出可以让三弟孙翊来做继承人这件事情以后,他的心里更是有些不舒服。我父亲和大哥打下来的江山,什么时候轮到你一个臣子来指手画脚了?孙权虽然年龄不大,但心思却颇为深沉。至少比他的大哥和三弟都要强得多。他将自己的想法深深埋藏在心底,不让任何人看出来。但那是对内。对外的话,孙权就没有必要这么保守了。就比如对张绣,他的意见就很大,如果不是他的话……算了,这件事情不能再往下细想了。总之他看张绣不爽就对了。但不爽归不爽,孙权心里却十分清楚,以现在江东的实力是没有办法跟得到了荆州的张绣抗衡的。更何况江东的话事人还不是他。在这种情况下,他也就把气撒在刘备头上。张绣也不知道孙十万,啊呸,是孙权心里有这么多的弯弯绕,在把双方分开以后,他便缓缓开口道:“陛下既然没有时间,那我们不妨先谈一谈好了。”“此事未免不妥。”周瑜开口拒绝,“我等奉皇命进京,尚不知陛下有何安排,就与张将军先行洽谈,未免有些不敬。”“公瑾你说什么呢!”张绣笑着拍了拍他的肩膀,“我跟孙伯符亲如兄弟,一家人不说两家话——你这么见外干什么?况且就算是陛下召见了你们,要说的也是让我们联合起来对抗曹贼、匡扶汉室。如今我们主动作为、积极谋划,这正是为国分忧的表现啊!”周瑜不着痕迹地后退一步,将自己的肩膀从张绣的魔爪下拯救出来,没好气地看了张绣一眼。事隔多年,未曾想这位北地枪王依旧还是老样子。什么叫“一家人不说两家话”?谁跟你是一家人了!况且孙权这个孙策的亲兄弟就站在这里,你还真是好意思说你跟孙策亲如兄弟啊!倒是张绣最后一句话才真正透露出了一些重要信息。想到这里,周瑜跟张昭对望一眼,朝着后者点了点头。张昭会意,上前一步向张绣喝了个喏,作势好奇地问道,“骠骑将军怎知陛下心思,莫非已经是跟陛下见了面?”从称呼上就可以看出来,相比于周瑜,张昭为人处事显然是更为圆滑。骠骑将军是张绣那一大堆头衔里最显赫的一个,所以张昭有意识便改称了更高的官衔。一听张昭竟然是直接问了出来,吴匡暗叫一声不好,连忙给张绣使起了眼色。:()三国:在下张绣,有何贵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