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08章收黄忠“依你二人看,其余三郡刘表需要多久方能拿下?”魏延沉吟片刻,“应在明年之前。”听到魏延的回答,张绣不禁叹了口气。现在是七月,也就是说只要不到半年的时间,荆南就能重新被刘表收服了。也难怪他昨天那么高兴。等攻下荆南四郡,整个荆州就只有南阳和江夏不在他的掌控。当然,表面上看其实只有南阳不属于刘表。毕竟江夏太守可是文聘。虽然他跟张绣走得很近,但刘表却相信他的忠义之心。事实上也的确如此。刘表一日不死,文聘就不会像其他人一样真正归降张绣。不过张绣才不在乎这些。名义上的江夏归属有个屁用?如今江夏军政大权看似系于太守文聘一身,他的政令亦是畅通无阻,但前提是在张绣没有反对的情况下。只要张绣咳嗽一声,文聘这个江夏太守瞬间就会被架空。当然这样做毫无必要罢了。张绣如今和刘表关系不错。连带着文聘也不用夹在其中左右为难。就让刘表先高兴一段时间吧。文聘迟早都是自己的人,所有人包括文聘自己对这一点都是心知肚明。“对了主公,听说那蔡瑁竟是孔明之妻黄氏的娘舅?”听到魏延的话,张绣不解地看了他一眼,“你关心这做甚?”魏延嘿嘿一笑,“主公,末将听说刘表昨日专程带蔡瑁与你相见,乃是受了那于道人指点。数日之前,蔡瑁还曾专程派人去了楚白家中看望。”于吉?这个消息倒真是让张绣有些意外了。身为被张绣专程从江东请来的客人,于吉自然也受邀参加了诸葛亮的婚礼。不过他在席间的表现却是非常低调。只是张绣没想到刘表带着蔡瑁来向自己道歉这件事情居然也有他的影子在。有一说一,刘表和蔡瑁的这种做法的确是给张绣和诸葛亮免去了不少麻烦。假如蔡瑁是真心知错,不再搞事,那么双方自然伱好我好大家好。即便蔡瑁是迫于压力无奈低头也不要紧。昨天那么多人看着,一旦将来他再搞事,那张绣出手的话,诸葛亮也不会再有什么心理负担了。于吉来到江夏也有一段时间了,除了最开始以道谢为名替张绣算了一卦以后,他便一直处于一种无所事事的状态。江夏不比吴郡会稽,不但没有灾害,生活水平也不在一个档次,所以没有那么多病人需要救治。就算是有,日常的医馆就已经足够用了。这就让于吉的一身本领没有用武之地。但即便如此,于吉也丝毫没有要离开的打算,一副要在江夏长留的打算。这让张绣有些奇怪。这个时代的修仙者就这么闲吗?当然他也不会赶于吉离开。于吉留在这里,对他是有益无害。因为不少人听说了于吉在江夏的消息以后都不远千里跑来见他。其中一部分人在看到江夏欣欣向荣的景象,干脆便留了下来。从这个角落来说,于吉倒是也为张绣吸引了不少人才。干脆回头请他也来参加自己的婚礼好了。张绣如是想到。此时他再一次将目光转向了黄忠。再怎么看外表,他就是一个普通程度的壮汉。甚至站在自己面前的时候还有些拘谨。见他如此,张绣便半开玩笑地问道:“未知汉升今年高寿?”“末将是建和元年人,今年五十有三。”张绣闻言有些感慨,幸好自己下手时间早,否则真要把他当成廉颇来用了。此时的黄忠也有些沮丧。自己的年龄实在太大了!大到这些年发生的事情太多太多了。黄忠的前半生经历了大汉王朝的四位皇帝。他出生的前一年,汉质帝驾崩,年仅十五岁的蠡吾侯刘志即位,即汉桓帝。刘志即位初期,太后梁妠临朝听政,外戚梁冀掌握大权。延熹二年,黄忠十二岁,刘志依靠宦官单超等诛大将军梁冀,并翦除其党羽,宣告了东汉王朝外戚专权时代的结束。刘志在位期间,任用凉州三明平定羌乱,讨伐鲜卑并将其赶至塞外。重新收服乌桓、南匈奴,罗马帝国遣使奉献。又采纳韩演建议,将专权的五大宦官全部贬黜。但另一方面,他也好色成性,三立皇后,兴起党锢之祸。永康元年,黄忠二十一岁,刘志去世。汉桓帝刘志算是黄忠经历的皇帝中最有作为的一个,之后就是一蟹不如一蟹。刘志驾崩的次年,解渎亭侯刘宏即位,是为汉灵帝。刘宏安心享乐,鲜问政事,使党锢再兴,宦官掌权。光和七年,黄忠三十七岁,黄巾起义爆发,州郡失守,半壁江山震动。虽后来被平定,却沉重打击了汉王朝势力,加速了它的衰弱。中和六年,黄忠四十二岁,刘宏去年,长子刘辩继位,是为汉少帝。刘辩登基后便改元为光熹,后又改元为昭宁,年号一年三改,也给黄忠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同年九月,董卓废汉少帝为弘农王,立陈留王刘协为新帝。汉少帝刘辩在位时间不到一年便被废黜,次年更是被董卓派李儒毒杀。至此,黄忠总算是没有再遇上新帝登基这种事情。初平三年,黄忠四十五岁,荆州刺史刘表出任荆州牧。黄忠被刘表任命为中郎将,随从其侄刘磐驻军长沙攸县,直到今天。可以说,黄忠用自己的前半生见证了大汉王朝由盛转衰的整个过程。此时看看张绣军中的一众将领,黄忠深深的感受到了什么叫朝气蓬勃。张绣这个主公就不必说了。不到而立之年便已是大汉右将军,天下有数的实力派诸侯。只有江东的孙策年龄比他更小,但却被张绣死死压制。河北袁绍、河南曹操、荆州刘表、益州刘璋皆是与他父辈们同一个时代的人物。他麾下的文臣武将除了贾诩,皆在三四十岁之间。像赵云、诸葛亮甚至只有二十岁。所以当听到张绣问起自己年龄的时候,黄忠不禁有了一种廉颇老矣,尚能饭否之感。全靠周末时间码字……:()三国:在下张绣,有何贵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