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庭之上。如今三界内堪称最具权势的一男一女,并肩而立,遥遥看向远方。“几人希望?不过是人族一厢情愿罢了!”玉帝听到瑶池金母的话,嘴角沁出冷笑,说道:“盘古在未开天地时,便已经有了混元圣人级别的肉身,是老师钦定的第一圣人之选!哪怕得法旨开天时出了变故,死前依旧是得了开天精义,能以自身元神化为三清,甚至令三清成道。”说到这里,他的笑容却越发充满了玩味,“人族妄想聚集齐盘古残躯,殊不知,他们的努力皆是徒劳!试问天地间,谁还能令盘古元神归位不成?”三清便是三座越不过去的大山。哪怕其他三圣,也不可能因为人族的狂妄计划,就与三清为敌。瑶池金母默然,显然也认可玉帝的判断,轻声说道:“不过,我不信三清不知此事,之所以冷眼旁观,所图只怕还是教化众生之功德。”“是啊,有追求的人族总是胜过浑噩的野兽。教化野兽,又如何比得上教化人族?”玉帝淡淡说道,“妖族败了,就是女娲败了,妖族退场,人族自然留给三清。可惜,三皇因果缠身,帝尧又老了,野蛮不起来了,只怕再难镇压整个人族。”“而复活盘古就像是个引子,别人抛出几根骨头而已,人族却要因此内斗得愈演愈烈。而内斗越混乱,寻求外力便越会成为唯一的破局之道。”“三清立教,当真是打得一副如意算盘。”说到这里,话语间已经难掩嘲讽。顿了顿,玉帝转头看向了瑶池金母,提醒道,“正好天庭缺少人手,你我也可挑选些合适人手,进入天庭,供平日驱使。”而名义上的三界之主,总归要羽翼爪牙皆有,才能上三界之主这个称谓名副其实。这九年,玉帝心中早已深以为然。而一个混乱内斗的人族,才真正符合各方的需要。“嗯,妾身明白了。”瑶池金母点点头,随即话锋一转,“不过,那息壤终究是盘古血肉之精粹所化的神土,不然也不可能无限生长,生生不息,只是这般给了,三清那边……”“无妨!他们做得,朕亦做得。盘古复活,就当我们也下上一注!”玉帝淡淡一笑,可眼底却并无半点儿笑容,反而透出不夹杂任何感情的寒意,“只不过无论输赢,人族都要翻上百倍千倍还给朕!”瑶池金母不由得笑了。昊天,果然还是当初的昊天。与此同时。鲧已经回到人界。由于受了伤,他看上去有些狼狈,却不忘担忧的看了眼天界方向。“杨……你等我!”鲧知道这次因自己之故害得杨凡落入莫大陷境,可是,治水之事关系重大,由不得他耽误下去,当即一咬牙,直接飞快的前往了洪水最严重的羽山地区。他需要尽快用息壤将大地上肆虐的洪水镇住,然后立即前往天庭请罪。轰隆隆!此刻,羽山之下。奔腾的洪水冲击着群山,拍击在山壁上,浪涛几乎冲天而起,山壁因为连续不断的冲击,整个人都在震动,似乎随时可能倾覆。在泥泞的山道上,一个个部落正在朝着中原转移,拖家带口,离开故土,而这里,要不了几日就将被洪水淹没。“这样的日子,什么时候是个头儿啊!”男女老少,如若长龙,却一步三回头,作为生于斯长于斯的故土,若非是逼不得已,谁又愿意这般离开呢?“帝不该用鲧啊!”有人悲呼一声。“不用鲧,用你可乎?”然而,人群中还是有人反问了一句。“我虽不可,那又如何?鲧九年治水无功,反而害我等流离失所,远离故土,我骂上两声,有什么错吗?”此人当即怒目而视。一时间,人群中便爆发出激烈的争吵声,不过,任何为鲧说话的声音都很快如浪花般在人群中被淹没。毕竟,任谁看了那拍击山壁,激起的滔天浪头,都无法再言鲧的功绩。说到底,洪水一日未退,哪怕先前鲧救了再多人,也是徒然无功,而再多的维护之言,终究难挡悠悠众口。轰!而就在这时,一道巨大的洪流如赤色海龙一般狠狠撞在山壁上,就听到咔嚓一声巨响,轰鸣如雷鸣般响彻天地间。这是……山崩了!正在迁移的部落族人瞬间面无人色,在连山岳都能冲毁的洪水又岂是人力能阻挡的?伴随着绝望凄厉之声,男人快速护住女人和孩子,而部族里的老人们又一个个激发气血,化作人墙,抵挡在众人之前。这些衰老的族人们,气血虽然衰微,可是,熬炼了一生的筋骨,却如同可撑天的柱石,此刻,死死的抵挡在洪水即将到来的前方!就在这数个部落即将遭遇灭顶之灾,这千钧一发之际,一个身影猛然从天落下。人在半空,就已经化作万丈巨人,犹如山岳般,轰然抵挡在了众人之前,狠狠一撞,气血竟如潮汐般将大洪水短暂迫退!“是鲧!鲧来了!”有人认出他的身份,劫后余生般的大呼出声。而鲧却顾不得他们的喊叫,连忙从怀中取出那一团息壤,滚滚气血灌入其中,然后猛地朝着那被冲毁的山岳处掷去!“给我镇!”鲧须发怒张,大喝出声。然而,可怕的一幕出现了,这被他赖以为治水法宝的息壤,竟好似失效了,不仅没有镇压洪水,反而落下的瞬间,震荡了群山,令群山都为之陡然摇晃起来!抗洪的群山大堤,要崩了!“不可能,不可能……这团息壤怎么会这样……”鲧大惊失色,他明明记得自己在宝库中拿到息壤时,曾经亲自查验过,那时候的息壤绝对是真的,可现在为何变成了假的……而息壤,从始至终只离手过一次……“为什么……”而就在他失神的瞬间,那曾经固若金汤般的群山之堤,陡然轰开数个缺口,滔天洪水犹如一片悬空的大海,轰然坠落而下!“不!”鲧下意识的冲了上去。以身补山缺!:()高武大明:从小太监到九千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