于波批评黎民违反了四队户的规定——回城必须到她这报到。黎民直喊冤枉,因为他当兵走时,于波还没回城当户长,这个规定他压根就不知道。艾华见状充当好人为黎民说了好话,然后把他和于波都定为了贸易货栈聘请的顾问,享受任民的待遇,由她付报酬。黎民见到那辆皇冠轿车便眼馋了,但是那是右舵轮的,他没开过。艾华说:“我本来是想回家过年的,既然有这么大的贸易要做,我就不回去了,等我换一辆大车来,拉你们去海城。”她用包子铺的电话跟王震通话说:“想不想开皇冠轿子?要想开,你就开着蓝箭来英城,咱俩换车开。”王震对艾华的新轿车早就垂涎三尺了,马上开车向英城奔来了。黎民看到了两辆高级车,对艾华的实力刮目相看了。心说,黎花让我找她,我还没往心里去,看来,我当兵这四年,形势变化太大了,什么也别说了,我落伍了。艾华让黎民坐在副驾驶位上,把于波也安排在了前排座,张晶、倪红、云鹊坐在了后排座,先开车返回了仓库,把十几匹布料放到了尾部。又开车去中仙阁,把张晶她们制作的西服样品和设计图及从深圳带回的西服样品都装上了车,便向海城进发了。英城离海城有400公里,一路上,黎民了解了艾华经营的全链条,心中激荡不已,又听于波讲了四队户所有户员的行踪,下决心不等分配工作,也不接父亲班了。海城县城设在牛庄镇,离营口县县城大石桥镇只有20公里。奇怪的是海城县归鞍山地区管,营口县归营囗地区管,沈大铁路在牛庄和大石桥中间有一个岔路口,叫西柳镇,去往yk市的那条铁路就从这里岔出。这个小站不停客车,货车则到这里必停,因为这是营口港货物进出的编组站。改革开放以来,这个西柳镇借营口港海运的光,来了几个从浙江海盐县来的皮革经销商,在这里收皮货走水路往回运。海盐县是全国有名的皮革加工厂,经销商们不仅收皮子,还熟皮子,制箱包。仅两三年就使西柳镇成了东北皮革的集散地,期间,海盐又来了一些工匠,在农民家建起了多个皮革服装加作坊。浙江地少人多,来这里搞经销和加工的都是剩余劳劲力。那里离上海近,商业信息传导得快,许多社员都有家庭手工作坊,来的都是个体户。东北和内蒙接壤,畜牧业比南方兴旺,在商业利益的驱使下,海城人跑起了赤峰,做起了皮货生意。皮货一多,海盐人便越来越多了,带动了西柳的皮货加工业。开始熟皮子,继而做箱包,转而做皮鞋,现在又升级做皮服了。那些皮服有牛皮的、羊皮的,颜色不仅有传统的黑色、白色、皮本色,还有红色、绿色、咖啡色,琳朗满目。样式有皮大衣、皮夹克、皮坎肩,加上镀镍的拉链和钮扣以及小饰品,十分夺人眼目。价格也便宜,都是批发价,20件起的一件皮大衣80元钱,一件皮夹克60元,一件皮坎肩40元。艾华对这一价格感到吃惊,一件牛皮大衣得用两张牛皮,她知道熟好的两张牛皮就得60元钱,加上印色、加工一件也就挣20元钱。她以批发100件的数额震住了经销商,让她带人进加工厂走了一圈。她发现,海盐来的工匠们手艺了不得,一张牛皮能剥离出两张皮料来,剥离面朝外,毛孔细腻,里面还能让你看出纯皮的品质。那大衣既轻又软,比本地做的好多了。她还发现,尽管天天往港口运皮子,那皮子仍堆积了不少。一问才知道,皮衣需要用布作衬里子,他们是家庭作坊,得不到布匹供应,靠高价买布票维系生产。艾华心中有数了,决定在海城扎营了,借过年之际会会这里最大的老板。黎民出了一招,带众人进了军营。海城有一个炮团,和县里是双拥对子,他想搬出团长帮他找海盐的老板。五个貌灵如花的女生,加一辆蓝箭大吉普,再加上艾华出手阔绰,买了2000元的年货。年货很特别,不是吃的、喝的,而是爆竹和焰火及贺年片。这是黎民出的招,他在四队户时记住了贺年片的特殊作用,全团1000多名战士,每人两张才400元,要比送猪送羊得战士们:()情系集体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