吃了饭,甄青灵勤快的开始收拾,丁文俊没想到她干家务也很利索,还因为她在道观里都是娇生惯养的。两老口睡觉早,洗洗脚就进自己屋里看电视去了。没有长辈在,甄青灵又恢复清冷的样子,丁文俊也习惯了她两副面孔。“嗳……你到底来干嘛的?”“我不是说过了吗?来学习。”“你什么时候来的?”“你昏迷被警车拖去青云观的时候我就在了。”“真的?”“爱信不信。”“信,我当然信,不过先说好啊!我们家条件可不好啊!受了委屈你别跟青云道长诉苦啊!”甄青灵一个大白眼飞过去说道:“我住的是山里,不是大都市,山里比你家条件差的多了,你见过一家六口住一间房的吗?你见过家里没水没电的吗?你家还有卫生间呢!旁边就是水泥路,你这叫条件差?”“额……你不觉得委屈就好,去看看你的房间,我给你收拾好了。”看着新被子褥子,干净的衣柜和书桌,甄青灵点了点头,说了句“谢谢”。提了两个热水瓶给甄青灵,丁文俊回东房去了,看着熟悉的地方,他还是挺有感触的。自从妈妈生病,他就去了西房开始了自己睡觉,直到今天,他又一次回到这间房。第二天一早,丁文俊早早起床,他现在的睡眠完全可以自己控制,用李文辉的话说,就是可以在短时间内达到深睡眠状态比浅睡眠一整夜的效果要好。院子里,丁文俊慢慢的打着拳,慢慢的呼吸。“你这吐纳方法是谁教你的?”清亮的声音在身后响起。丁文俊一扭头,换一身常服的甄青灵站在他后面。“吐纳?我没练吐纳,是青云道长让我练的拳,主要是练细微的的感知。”“光练外在感知有何用?内外兼修才是对的,你练的时候要用逆腹式呼吸法。”“什么逆腹式呼吸法?”“我教你,来……鼻子吸气,半口吐气……”东偏房的丁老头站在玻璃窗户里面,看着院子里的两个人,突然笑了笑。早饭是白薯粥加菜包子,过年的时候,家里都会蒸馒头和菜包子,有时候用碎油渣包,很香,蒸很多放着,等吃的再馏一下。两大碗白薯粥和四个菜包子下肚,甄青灵满意的点了点头。“够吃吗?不够锅里还有。”“够了,奶奶,您做的包子很好吃。”“吃饱,吃饱不想家。”吃了饭,丁老头没出门,下午有一家活。“小俊,去把土庙清一下雪,一会有人家过去送祭。”“知道了,爷。”丁文俊扛着铁锹就出门了。“我跟你一起去。”甄青灵急忙跟上。甄青灵穿着青色半长款棉袄,厚牛仔裤,头发盘在头顶,清瘦的小脸冻的有些红,她跟在丁文俊后面走着。“小俊,放假了?”有路人打招呼。“是啊!三婶,刚放假。”“我在电视上看到你了,一个星期,天天都是你,真俊,改天婶子给你说个对象,额……”路人这才发现一米七五高的丁文俊后面还跟着一个一米六的姑娘,长的娇小玲珑十分俊俏。“哎呀!你看我说错话了,哈哈……”“呵呵……”丁文俊挠了挠头也不知道怎么回话了。来到土庙,丁文俊拿着铁锹开始清理周围水泥地上积雪和融化的泥水。甄青灵看着土庙嘀咕着:“庙小神通大,山河日月明?口气倒是挺大的,南方的多是风调雨顺国泰民安这些字。”“我们这乡下的犄角旮旯之地,没人计较那么多,有个意思就行了。”丁文俊接话说道。“对,不拘于形式,确实是北方的特点。”丁文俊看甄青灵一脸认真,还是相信她是来学习的。清理完土庙,丁文俊抬头看看不远处的坟茔。“看什么呢?”甄青灵问道。“我妈!”“你……”甄青灵突然反应过来。不远处,一队穿着孝袍,拿着哭丧棒的人正排着队往这走过来,后面跟着不少围观的人。“让一让。”丁文俊说着带甄青灵退到了路上。丁老头提着包,带着家属们走过来,绕土庙三圈,然后作揖磕头。摆上一碗生米,两根蜡烛,红纸包的一缕头发。“今有张氏冥老,七十有八,寿终正寝,子孙福孝,请土地爷接引,孝子跪拜!”等丁老头说完,孝子贤孙朝土地庙磕三个头,起身绕圈返回。等家属走远了,丁文俊招呼着还在发愣的甄青灵回家。“小俊,这谁啊?你对象吗?真俊!”围观的人没走远,看见甄青灵肯定要问一下。“不……不是,是……”“哎呀!什么不是,又不是小孩子了,有什么不好意思的,你是上学了,跟你一样大的人家都订亲了。”“就是,就是……”听着乡亲们的调侃,再看看面无表情的甄青灵,丁文俊也不解释了,扛着铁锹就走。回到家里,洗了洗手,丁文俊钻进自己屋里写寒假作业去了。看丁文俊的背影,甄青灵抿嘴笑了笑,随即又正经起来,去帮老太太准备中饭了。奶奶知道甄青灵是南方来了,怕她吃不惯包子馒头煎饼这些,特地做了米饭,炖了鸡蛋羹。丁老头中午不回来,饭桌就三个人吃,老太太把米饭下面的锅巴铲起来,分给两个人。“小时候没有零食,小俊就:()土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