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守仁真不知道这姑娘的思维怎么这么跳脱,“白姑娘若是真为在下好,怎么竟还不希望在下升官儿?”
“我可没这么说。”
“好吧。不过也给你说中了,陛下没有升在下的官。”
“那你现在……”
王守仁无奈,“全权负责你们这些山匪出海事宜,原本你不来,在下也是想尽快回到福建的,有些事,还是要二当家相助。”
“当真?”白藜瞬间喜滋滋的,而且也没来由的忽然说:“京里有百姓夸皇上好的。依本姑娘看,咱这皇帝可以称为天下第一大明君!他给你安排的这差事,极好!一听就是个很聪明很聪明的人。”
“我们还是说正事吧?”
“我们不正说正事呢吗?”姑娘眨着大眼睛。
王守仁不想纠缠,直接往下说:“在下在福建编练过卫所的官军,二当家寨下之人,也要挑选挑选。”
“挑选出来干什么?”
“合适的出海,不合适的留下。”
白藜面色一变,“不行,本姑娘答应了兄弟们,只要愿意跟随的一个不漏。”
“在下会安排他们去处的,总之不叫他们饿死。”
“那也不行,到时候若是有兄弟想去,却没挑选上,这要如何说?我开不了这个口。”
王守仁皱起眉头,所以陛下说要土匪何用,这的确是见解颇深的一问,
这帮人啊,离真正的威武之师还远着呢。
而他大概也得另想办法了。
第三百一十六章封建
随着各地督抚和三司官员陆续进京,皇帝每日时间安排的越发紧凑,说起来其实也比较辛苦。
而一旦皇帝都开始辛苦了,各地的大臣也好不到哪里去。
大明朝的税粮分为夏收和秋粮,其中秋粮又是主要,而秋粮的结束日期大约就是要到来年的二月,所以最近皇帝都在看各地的秋粮数据。
虽说朱厚照很想看到数据增长,但其实他在节奏上很控制,以免地方官员为了盲目提高这些数据而对百姓横征暴敛。
他只是针对那些答不出或是答错的官员比较苛刻,早在他还是太子监国的时候,就要求过六部以实务为先,现在轮到了地方的要员。
而各地官员进京之后,也开始了人情活动,京师当中各处酒楼热闹非凡。
文人才子赋诗而庆:高列千峰宝炬森,端门方喜翠华临。宸游不为三元夜,乐事还同万众心!
这是宋代诗人蔡襄所作,其意是说,宫外千座灯山高高耸立,无数宝烛点燃,到处彻亮到明日。
恰好正如京师南城的热闹景象。
皇帝广开言路,邀请天下重臣相商国事,各种意见都在被提出,虽说皇帝不可能每个都采纳,但只要被朝廷引起重视的,也都是关乎百姓切身之利的善政。
天子有此作为,民间自然称颂。
所以近来喜事连连,也就是皇家子嗣问题掺杂在其中,使得有些人开始对王守仁提意见。
其实永寿宫里的两位也在想办法,
皇帝的规矩,处理政事的时候不得打扰。她们没有办法,于是就熬些补汤给送到乾清宫。毕竟再忙,喝口汤的功夫还是有的吧?
令她们欣喜的是,皇帝不仅喝了,而且每次都有赞赏,说两位贵人用心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