路上行人因暴雨已经完全消失。视线当中什么都瞧不清楚,鸿运钱庄也关上了半门,挡住风雨。从她出来后,再进去的人,都被赵思危的人带走了。所以,今日她是无辜的,还是被人利用了?若是真的被人利用了。那么,这个人只能是丁瑕瑜了。丁瑕瑜为何要利用她?她能给丁瑕瑜带来什么好处吗?约莫过了半个时辰,赵思危推门走来。似乎是没什么收获,脸上不喜不悲的。“你待在丁瑕瑜的身边,有没有发现什么。”不是疑问,反而是一种认定。认定丁瑕瑜存在问题或者某种嫌疑的可能。为玉视线掠过他的脸,问:“怎么了?”谢与归很正经:“表哥的飞鸽传书,说丁瑕瑜没问题,后面又送了不少查到的东西来。”非常干净,非常完美。丁瑕瑜,年二十,母亲难产而亡,父亲在塞外送货遭遇意外而死。交给了叔叔抚养,因为是走货,所以常年都在北地十郡还有塞外往来。许多人都能做证其身份的真实性。因着谢双去了北地,改了规矩,进出边塞的有次数,不许商人多次进出,让闲杂人等混入。所以,丁瑕瑜和叔叔几乎每年大半时间都是住在塞外的。捡到谢浮光、张争鸣的时候,的确是商队正在过河看到了。丁瑕瑜应该是认出了这二人是谁,所以出手搭救。而从丁家商号一直的产业来讲,若是活着的人是谢浮光,对他们更有好处。也找了商队和丁瑕瑜落脚屋子周围的人寻问了。丁瑕瑜是想要去回去的,只是战场太乱了,又有敌军存活的人在流窜,若是让敌军知道了谢浮光还活着,恐怕大事不妙。验尸的人是军营的人,也说了谢浮光就是死在刀剑上的,有医治缝补过的痕迹,说明丁瑕瑜的话不假。但是,仔细推敲问题是很大的。第一:既是有单独商道的商号,且在北地算是叫得出名字,甚至还被谢双借钱的人家,难道一句口头的话都不能给军营送来?难道身边一个能够托付的亲信都没有?非要等着彻底平安才能动身?第二:去找的证人,多多少少的都是和丁家商号有关的人,商号有什么有钱啊,拿着钱把人买通了不就好了?第三:丁瑕瑜,不,是北地的丁家商号很奇怪,能够在边塞风生水起的商号,最少都是两三代人打拼才有的结果。但丁家商号几乎是横空出世,及其快的速度就在北地站稳脚跟,甚至在军营中也有名声。第四:姓丁,京城此前审问的那批宁家余孽都自称丁姓,因为说宁家没有了,没有家了,取了丁,且宁家主的妻子是丁姓。宁家出事后,丁家如同人间蒸发,他问过赵负苍,赵负苍承认了一锅端的事实。所以,是不是可以合理地推断,丁家人一直都在营救逃出来的宁家有关人员,然后在北地盘踞,重新集结力量,等着报复皇室?宁家才在京城冒头,跟着丁瑕瑜就出现了。还是以承国公府,平阳侯府恩人的身份出现,甚至肚子里面还有两张王牌。多想想总是没错的。要是丁瑕瑜是宁家余孽的后代,这件事就了不得了。“当年宁家案,你有看到卷宗吗?“为玉试探问。其实不用试探的,她问什么,谢与归都会说真话。谢与归抱着手:”没有,根本就不存在。”他也非常好奇当初宁家案的真相。所有人都说宁家人是无辜的,是朱崇升害怕了,想要收回军权了,所以才下手了。可他也算是朱崇升私下能说几句掏心窝子话的人。朱崇升单纯从做皇帝而言,在处置政务是非常明察秋毫的。而且,最关键的是,所有人的说辞都有一个几乎一样的地方。那就是,朱崇升是下旨过去,让宁家回京城。然后就是不一样的说法。有一说,圣旨上说的,就是要宁家回京交兵权,当时北地还在打仗,这不就是胡来吗,所以宁家拒绝领旨。二说,圣旨上说的,是要宁家大胜后来京城待在天子眼皮子下长住。三说,陛下其实圣旨上的内容是两种,第一是兵权给回来,第二是把独女送到京城。这三种说法是最多的。谢与归去查了当年北地的情况,不,可以说宁家案发生的那一年,北地的战役已经在收尾了,根本不需要那么多的兵力。那么,宁家不肯上缴兵权,就是有谋逆之心。至于那道圣旨,目前连底都找不到,给出的说法是:朱崇升没有走司礼监、内阁,而且找北镇抚司的人去了。不管谣言有多少,但就这一条,朱崇升的怀疑一定是正确的。而且,他敢把命赌上去,圣旨内容上缴军权,绝对不是全部。北地始终都是朝廷非常在意的地方,不说远了,从前朝到如今,最低都是三万到五万的兵力驻扎。即便是现在,谢双手里也还有两万抽调过去的兵力,北地十郡各捏着一万军力,随时可以调遣过去,距离最远的地方,过去也就一天。是专门修了一条军道。当时宁家手里一共捏着十万兵力,十郡的父母官也是为其马首是瞻,长期以往不就是国土分裂吗?这个时候要求归还其中一半军权为何不给?你不给是几个意思?就问你几个意思?宁家当时的处理办法反正他听着就是一种,根本不把新登基的皇帝放在眼中的意思。谢与归可不敢在谢家说这些话,他很清楚谢家有今日,就是踩着宁家的军功的。宁家案的真相是什么,现在很重要。朱崇升听不得这个,只说宁家人,和宁家有关的人必须死干净。听着不存在三个字,为玉只是笑了笑。“那你现在预备如何?“谢与归声音挺小的,”我想把这件事搞清楚。”为玉瞟他眼,“你知道你这句搞清楚的意思是什么吗?”当然是知道的,为玉不是别人,谢与归就说:“我有点怀疑,宁家是真的有不臣之心。”:()傻眼!陪嫁丫鬟竟是马甲真大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