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点看小说网

八点看小说网>晚唐浮生无防盗章节笔趣阁 > 第六十九章 第二次科举改革簺鍎綇(第1页)

第六十九章 第二次科举改革簺鍎綇(第1页)

高氏入宫之时,邵树德正在与宰相们商讨新的科举方案,即本朝以来第二次科举改革。建极四年的时候,大夏科举第一次改革,主要有三项。第一项是卷面誊抄,主要是防止考官通过笔迹以及卷面上的特殊记号认出考生。第二项是湖名,也就是把名字遮住,不让考官看到。第三项是降低诗赋比重。简单来说,第一场杂文考试中,考生所写的诗赋中有犯韵、错字的情况,仍可算通过。比如,当年有考生写的六韵十二句律诗中,三处犯韵,也被打为及格通过了。所谓杂文,是科举考试的第一场,考察考生们的写作能力,包括诗、赋、论、歌、表、笺等在内的不同体裁、格式的命题作文,每一个体裁的文章都要合格才可。最近几十年,诗赋的重要性已经低很多了。毕竟国家多事,考官们更看重第三场策论。诗赋只要写得中正平和,不犯错误即可,文采已经不是特别看重。甚至于,以往不太受人看重的论文,也开始走俏了,有考生就凭借一篇《演论》得到考官青睐。毫无疑问,建极四年的这项改革,等于进一步降低了诗赋的重要性,三处犯韵都能被通过,明显利好文风不盛的老少边穷考生。“建极十年科考定于三月末。”邵树德喝着刚送给大諲撰的紫笋茶,道:“杂文一项,诗赋不再必考,体裁不限。”“是。”陈诚、赵光逢、萧蘧、裴贽、卢嗣业、裴禹昌等人纷纷应下。杂文这场考试,一开始其实并不是必考诗赋,到唐玄宗时才成为定制。安史之乱后,诗赋有时候是必考,有时候非必考,邵树德这次钦定诗赋不再是必考项目。当然,学还是要学的,万一考到了呢?当别人写的诗赋不忍猝睹的时候,你写得很不错,那就是加分项。“第二场帖经考试,现在是几道?”邵树德问道。“五道。”礼部尚书裴禹昌答道。自唐以来,帖经考试五道、十道甚至二十道都有过,今只有五道。帖经相当于填空。即把经书翻到某一页,左右两边掩没,只留下中间一列,再把这一列中任意三个字盖住,让考生写出被盖住的三个字,三字为一帖。这一项考察的是背诵能力和记忆力。最开始就是只考五道,要求是“五经通三”,即至少对三道才算过。邵树德了解过,近年来被这一项刷掉的考生不少。“近年以来,此道稍坠。”他说道:“上至元辅,下及庶僚,虽负艺者极多,能贴经者甚少。恐此一节,或滞群才。”邵树德这话的意思是,让你们这些宰相来考帖经,都不一定能得60分。有些考生或受战乱影响,或因生计艰难,读书背诵的时间大大减少,这一项不宜过难,因为容易刷掉一些有真材实料、精于实务的实干派。“五经通二、通三皆可。”邵树德直接乾坤独断,降低了难度。以前是60分,现在40分也行,这给一些偏科考生带来了福音——有人默写填空真不行,但策论写得极为精彩,对国家大事有独到的见解,如此改革后,他们的机会更多了。“陛下,礼部曾提出增加对义考试,不知此事……”不光邵树德提意见,宰相们也在想办法改革,这会陈诚便提出了建议。“对义”考试就是阐述对某段经义原文的理解。这项考试也是近年来才慢慢提出的,历史上五代曾一度加入考试,放在帖经之后,即考完杂文、帖经之后考对义,三场都考完,再考策论——考试的顺序,其实也有过变化,有时候第一场考帖经,但晚唐五代的顺序是杂文、帖经、策论。听完陈诚的话,邵树德仔细想了想。“可以加进去试试。”只听他说道:“考五道,通三即可。”具体通几道,其实也是有说法的。毕竟录取名额有限,通三道是及格,五道全对也是及格,但在选拔之时,还是有区别的。五题对三题,只表明你不会被当场黜落,究竟能不能考上,也不一定。“策论不用改了,但考试题目需要更加切合实际,比如黄河治理、草原贸易等等,这两年的题目就很好。”邵树德说道:“如此,杂文、帖经、对义、策论,一共四场考试,题也不多,两三天便可考完。”“是。”群臣齐声应道。“最后,朕决定,将一年一考,改为三年一考,录取员额不变。”邵树德又道。此话一出,大伙稍稍有些震惊,但其实也在他们意料之中。最主要的原因是,大夏已经渐渐不需要那么多官员了。在最开始的时候,邵树德为了拉拢文人,又是让依附自己的萧遘等人收卷子,接受考生投靠,又是提高录取员额数目,狠狠刷了一波文人的好感。一般而言,这都是自己人。大夏开国之后举行的科举考试,录取的进士更是自己人。但现在出现了一个问题,即朝廷控制的地盘越来越大,剩余尚未控制的州县越来越少,对官员的需求已经没那么大了,那么适当降低录取人数,也就成了必然。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后面更精彩!一年一考与三年一考,是三倍的差距。当然,你也可以降低录取人数。比如去年录取了七十人,你可以降到二十余人,但邵树德觉得这样太折腾。每年都考,第一年没考上的学生直接就住在京城不回家了,如今甚至有在洛阳、北平住了十年之久的外地士人,实在有些夸张。还不如改为三年一考,明年三月没考上的,麻利点回家,两年多后再来。“诸位师长可有意见?”邵树德说完,看向众人,问道。“陛下圣明。”陈诚带头回道。“陛下圣明。”其余几人也陆续回道。失望么,肯定是失望的。他们还好,天下士人肯定更加失望。但说实话,现在就剩南方和西域一些地方没打下了,让你们去那当官,去不去?很多人怕死,多半就不去了。那就别叽叽歪歪!邵树德只关注武夫们的情绪,文人的统战价值,就当前而言,远远不如武夫。而经过今天这么一番商议,考试内容及流程大致也定下了:第一场杂文,考两道题,诗赋歌论表笺疏等多种体裁中随机抽取两种,考察你的写作能力。其中,表、笺等更是标准公文写作格式,作为预备官员,肯定是要精通的。写得文辞通顺即可,但你最好有点文采。考官也是人,在录取名额一定的情况下,文采好的肯定更能博取好印象,关键时刻或许就发挥作用了。第二场帖经,邵树德有点犹豫是不是增加几道题,毕竟题目越少偶然性越大,但最后决定明年还是考五道题,对两道即可——这是客观题,有标准答桉的。第三场对义,考五道经义解释,算半主观半客观题,对三道才算合格。第四场策论,一般是针对实际事务,写下你的见解、剖析、推论或解决方案。考试难吗?看起来不难。但大夏礼部每年给一百个名额,还真招不满,刷掉最多的居然是帖经,即五道填空题难住了至少两三成的人,做题家们不给力啊。当然,这或许和风气有关。即便盛唐之时,士人们也很:()晚唐浮生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