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那楚王熊章在外视察民情之际,晋国这边却是风云变幻,动荡不定,而造成这一切的就是因为晋国赵氏又展开了新一轮大规模的清洗行动。想当初,赵无恤亲自率领大军,以雷霆万钧之势一举攻灭了晋国魏氏,这场激战距今已然过去整整两年光阴。在这漫长的七百多个日日夜夜里,曾经三足鼎立、相互制衡的晋国三卿辅政之格局,早已如同过眼云烟般消散无踪。随着魏氏的覆灭,韩氏亦未能幸免,在赵氏强大的政治手腕和军事压力下,逐渐被分化瓦解。时至今日,韩氏超过七成的势力已然义无反顾地投靠到了赵氏麾下。而那位身为韩氏新家主同时亦是赵无恤女婿的韩元,则终日沉溺于平阳城中买醉消愁,完全失去了韩氏应有的雄心壮志。韩元这般颓废消沉,使得韩氏众多家臣对他大失所望,他们的心也随之与这位主子渐行渐远。照此情形发展下去,恐怕用不了多久,那韩元便会真正沦为孤立无援的孤家寡人。届时,就算是他手中紧握的平阳城,能否保住尚属未知之数呢!如今,赵氏称霸晋国已成定局,无可撼动。赵无恤在独自掌控晋国朝政大权后,更是毫不留情地对新绛城内的各方势力痛下杀手,将所有异己统统铲除殆尽,只留下赵氏一族的力量在此牢牢盘踞。不仅如此,就连晋侯姬凿身边亲近之人也未能逃脱此番清洗。那些原本侍奉在晋侯左右的宫人们皆遭替换,宫内负责守卫的甲士们亦清一色换成了赵氏的亲信。至此,整个晋国上下几乎尽归赵氏所有,再无人可与之抗衡。话说那赵无恤行事之手段,相较齐国田恒所为竟是更为粗暴狠辣!此人竟假借晋侯之名,册封自身为晋国国相,且获赐开府之权,权势滔天,令人侧目。自那时起,晋国上下所有政令尽皆出自晋国赵相之府邸。此等行径,无疑是携晋侯以令晋国诸卿,令赵氏在晋国的统治地位愈发稳固,而其余各大家族则逐渐势微。不仅如此,赵无恤更是效仿楚国之策略,大刀阔斧地对晋国进行行政区划改革,将偌大的晋国划分为数个郡县。其中包括代郡、雁门郡、太原郡、河东郡、上党郡、邯郸郡以及河内郡,共计七大郡。而后,赵无恤又巧妙布局,将自家宗族子弟及心腹亲信安插至各个郡县之中,分别出任郡守与郡尉要职。如此一来,他便可借助这些人的力量,大力打压地方上那些实力相对弱小的贵族以及宗族势力。通过这种方式,赵无恤得以更进一步牢牢掌控住晋国的军政大权,使其权威无人能够撼动。面对赵无恤的这般强势作为,晋国其他家族陷入两难境地。他们要么心悦诚服地归顺于赵氏门下,甘愿受其驱使;要么只能无奈地交出手中的封地以及领内子民,黯然离开晋国这片故土。值得一提的是,在此事上赵无恤倒是展现出了超乎常人想象的大度与宽容。众多晋国大夫见此情形,纷纷选择离去,另寻栖身之所。对于不肯归顺赵氏的人,赵无恤见他们放弃领地和领民,自然不会再追究。当初,为了对付魏氏和韩氏,他的手段就被晋国士大夫所诟病,现在将这些人放离,既能向外人展现赵氏宽厚的一面,也能让这些人不留在晋国成为赵氏潜在的祸害。而这些被迫离开晋国的贵族们,多数前往齐国与楚国寻求发展机遇,仅有寥寥少数人奔赴秦国或燕国。至于小国他们是不敢待的。如今天下局势之中,齐楚最强,晋国和秦国稍弱一筹,其余诸国都可以列入其他国家,早晚会成为这四大强国的血食。赵无恤在晋国划分郡县之后,又开始颁布废奴令。之前废奴令只在赵氏的领地实行,赵氏也因此得以在三家之中迅速发展壮大。现在赵无恤独霸晋室,他已经将晋国当作他赵氏的领地,所以他需要在晋国实行改革,这样不仅能进一步集权,还能壮大晋国,使得晋国与齐楚的两国的实力差距不会被拉开。当赵无恤在整个晋国境内实行废奴令的时候,晋国地方上沸反盈天,不过这些敢于冒头的匹夫很快就被地方上的郡守和郡尉联手镇压,晋国废奴令得以顺利执行。区区一年的时间,晋国的人口就达到了八百万,超过了齐国。一年前,赵无恤又颁布军功授爵法,在太原郡编练新军,晋国的实力以肉眼可见的速度在恢复。赵氏强势击败魏氏,用软刀子压垮韩氏,虽然其手段谈不上光伟正,但效果确是极好,如今晋国就只有赵氏一家的声音,赵无恤可以没有顾及的在晋国实行变法。这两年,晋国开辟出来了新田就达到了四百万亩,得益于楚国传过来的沤肥之法,这些良田不需要育肥就能耕种,减轻了晋国因为人口暴增而导致缺粮的压力。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后面更精彩!因为晋国与秦国和楚国的关系已经降至到了冰点,楚国又在晋楚边境设置障碍,所以晋国的商业始终得不到有效发展。这两年晋国商业不仅没有恢复,还成为了齐国的倾销商品的对象,晋国国内充斥着大量的齐国商品。当然还有很多楚国的商品也涌入晋国,只不过这些商品都是齐国的商贩做了二道贩子,高价格贩卖到晋国去的。晋国如今人力算是充足,只需要花费时间,晋国的耕地只会越来越多。但晋国商旅不振,经济如同一摊死水。国内本土商品已经被齐国商品打压得没有多大的生存空间了。时间一长,晋国的百姓肯定会生出怨言。如今赵氏依然全据晋国,但于田氏之与齐国相比,赵氏在晋国还缺乏民心,所以赵无恤这段时间都在想着这事。今日特意找来群臣商讨。“晋国商业不振,民生艰难,如之奈何?”,晋国相赵无恤召集国相府的大臣询问道。“主君,齐国商旅手中有白纸、有便宜的海盐、有海贝珊瑚,尤其是那楚国的厕纸,不论是贵人还是庶民都已经习惯使用,这已经是我们晋人的离不开的东西”“齐商掌握了我们晋人急需的东西,就凭这一点恐怕很难让晋商争得过齐商,就算是放楚商进来,恐怕也难以逆转情况”,有赵氏的门客起身对赵无恤说道。赵无恤听后也是点头,这也是他为难的地方。“主君,臣认为我们大可以效仿那楚国之举措。首先应推行‘车同轨’政策,确保道路规格一致,方便交通往来;接着要实现‘书同文’,规范文字书写,促进文化交流与政令传达;再者需统一度量衡制度,如此一来,商贸活动方能公平有序地开展”“最重要的一点,那就是还应当铸造新货币,并坚决摒弃国内现存的各种繁杂币种,同时明文规定但凡进入我晋国从事商业贸易的各国商人,都必须使用咱们晋国所发行的货币来进行交易。”就在此时,一直深受赵无恤器重的心腹大臣上大夫张孟谈缓缓站起身来,郑重其事地向赵无恤进言献策道。赵无恤闻听此言,原本平静如水的眼眸瞬间闪过一丝亮光,他嘴角微微上扬,毫不犹豫地点头赞道:“此策甚妙!”想当年,自从晋文公称霸诸侯之后,晋国便长期处于六卿共同执掌政权的局面之下。而这六位卿族分别掌控着自己所属的领地,在诸多事务方面,诸如货币、度量衡等具体规定,他们无一不是各行其是,不仅实施着各自不同的标准,更有甚者根本就是毫无标准可言,一个字乱。此前,赵无恤在抄袭楚国诸多变革举措之时,竟一时疏忽遗漏掉了这个至关重要的问题。如今经张孟谈这么一提点,赵无恤当即便欣然应允下来。毕竟,赵氏家族的这场变法革新本就已大量参考和汲取了楚国的先进理念与实践成果,既然如此,再多抄袭这一点又何妨?更何况,身为高高在上的统治者,其所采用的治理国家之方略手段,又怎能简单粗暴地被视为抄袭之举呢?:()震惊:我成为了春秋时代的扛把子